〔A类〕
粤人社案〔2021〕162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619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省教育厅:
邓静红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粤东西北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案》(第20210619号)提案收悉。我们赞同邓静红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粤东西北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案。经认真研究,我单位会办意见如下:
一、积极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技工院校建设
近年来,我省技工教育围绕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部署,多措并举,积极加大帮扶力度,推动粤东西北技工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安排了65所省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和全省88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区(含粤东西北78个县区)深入对接,加大政策和招生宣传力度,开展“八优先”服务,积极动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入读技校。对入读技校的贫困生在原有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基础上,按我省扶贫政策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费补助,毕业后结合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就业或升学。二是积极帮扶粤东西北技工院校加速发展,大力实施广东省技工院校百校协作腾飞计划,依托我省48所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对91所有一定办学基础的普通技校开展结对帮扶,重点帮扶粤东西北农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全省技工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加大对粤东西北技工教育的投入,安排了2.5亿元对粤东西北及惠州、肇庆、江门共15个地市服务产业共建,促进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工教育和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安排了9250万元对粤东西北历史包袱重、资金紧缺的技工院校和实训基地予以扶持,改善了粤东西北技工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
二、我省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有关情况
目前,我省技工院校已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制度,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将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推动办学与产业高度对接。首创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从招生、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培养、教育教学到考核评价均由校企共商完成,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该模式被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成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开设专业。全省技工院校共开设341个专业,涵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绝大部分面向现代产业。2016年-2020年投入3.1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18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4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打造市场化、特色化、高水平专业品牌。在10所技师学院50个专业开展全日制技师班试点。推动校企“零距离”融合。支持校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改进、员工培训、招生就业、技能竞赛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我省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和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行业)合作。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会同省发委等部门评审认定883家企业为省级第一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包括西门子、华为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700多家大型企业与技工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办学条件投入,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以及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场所、宿舍楼等基础能力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和保障技工院校开展校园征地,各地将校园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建设用地规模和计划指标。各地将省市共建项目纳入当地“十四五”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计划。加快补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技工教育发展短板,推动潮州、揭阳、汕尾各建成至少1所技师学院,实现技师学院在21个地市全覆盖。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4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传宇,020-8319305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