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推进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专场,介绍我省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着力强化支撑、联通、撬动功能,在服务和融入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扎实成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袁伟参加,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记者围绕广东人社部门如何发挥职能,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请问人社部门在打造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和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和亮点成效?
袁伟:近年来,广东人社系统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人社部的指导支持,推动人社部与省政府先后签署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补充协议,制定支持两个合作区建设政策措施清单,形成“两协议一清单”政策体系,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纵深推进人社领域“湾区通”工程,探索出一条促进民生事业优质融合、人才要素便捷流动的创新发展之路。
推进“就业通”,打造宜业乐业“优质圈”,人力资源跨境流动便捷有序。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支持实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开展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工作,两年多来,累计超过1000人次报考。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12家重点基地投入运营,已带动全省建成N系列基地5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394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3455人,进一步支撑和激励港澳青年投身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
推进“社保通”,打造普惠共享先行地,社会保障民生交流不断深化。出台完善我省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措施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深圳参保缴费并享受待遇,首创内地赴澳门务工人员可在横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截至去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27.92万人次。推进实施“湾区社保通”,明确经办细则和参保指引,在珠三角188个社保服务大厅协助提供澳门社会保障相关服务。加快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社保卡金融功能跨境通用,目前,港澳居民持卡人数已达21.59万人。
推进“人才通”,打造湾区人才港体系,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今年3月正式开港,实现服务、交流、展示、创新四大功能“一站式”服务,打造人才服务平台,塑造人才集聚优势。省9个部门联合出台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实施方案,已实现8个专业领域超过3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执业。探索推进职业技能“一试三证”互认,3211人通过考核获得证书。已建成广州、深圳2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起国家、省、市三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全面实施人才“优粤卡”制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全链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推进“治理通”,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在珠海(横琴)和广州(琶洲)设立速调快裁服务站,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试点聘任港澳籍仲裁员30名、调解员14名,在深圳盐田开展部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立全国首家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全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化部省战略合作,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广东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袁伟:近年来,省人社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就业增收入。聚焦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实施“促进就业九条”系列政策,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着力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确保重点群体就业,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占全国1/10,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平均控制在5.5%以内,促进创业70.67万人次,稳岗促就业托起了劳动者勤劳增收的幸福。
强保障惠民生。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累计1.55亿人次,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59万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基金市级管理,今年7月我省将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序对接全国统筹。五年来,我省各类社保待遇逐年稳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提技能强素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657万人次。紧贴重点产业集群,实施百万产业工人和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行动,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以久久为功之势,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不断擦亮保民生促发展的“金字招牌”。实施“乡村工匠”和农村电商“百园万站”工程,乡村人才振兴加快推进。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组织承办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弘扬“工匠精神”、崇尚技能、技能成才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逐步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护权益促和谐。劳动合同制度全面落实,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累计为86.32万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77.89亿元。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企业人工成本监测分析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全面建立,五年来2次调整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广东特色经验,综合试验区发挥了有效示范带动作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进一步提升,有效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强服务便民生。深入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全面推进人社服务信息化、标准化、便民化建设。全省集中式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启用,“全流程网办”“一网通办”“不见面服务”全面推开,目前,全省人社行政许可事项100%实现全流程网办,人社服务进驻省政务服务网239项、粤省事165项、粤商通17项,181项高频服务实现“指尖办”,其中168项支持“全流程网办”,全省社保卡持卡1.17亿人。五年来,全省人社服务便民圈不断扩大,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进一步打通,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接下来,广东人社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人社担当、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