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面覆盖齐头并进
各险参保人数首次全面破千万
深圳社保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扎实降费减负、创新经办服务的基础上,深化巩固并扩大保障覆盖面,延续低缴费、广覆盖、强保障的“深圳社保”优势。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8月末,深圳市社保各险参保人数首次全线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各险参保量分别为1005、1263、1071、1013、1074万人,五险总参保为5426万人次,同比增加6.1%,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做法: (一) 降费到位,扎实减负。今年以来,持续落实降费率政策,陆续将生育、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下调50%,实行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启动企业稳岗补贴发放。据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末,通过一揽子社保减负举措,已累计为参保单位及个人减负77.93亿元,其中为参保单位减负69.95亿元。(二)简政放权,创新服务。在全国率先将社保登记纳入商事登记平台,实现多证合一。参保一站式办理、数据一网式推送。2015年6月至今,新增参保企业76948家,新企业注册与参保登记同时完成。跨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少儿医保参保计生信息验证、户籍信息变更等业务,通过信息比对及推送实现无纸化办理。有序推进社保同城通办改革,区级试点通办进展顺畅:宝安区80项社保业务已入驻宝安6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社保经办模式;大鹏新区以柜员制办理模式推动97项业务即来即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借力邮政、金融、商保资源优势及平台优势,拓展服务布局,建立高效、便民、多赢的社保经办服务格局。初步建立个人服务网页、官方微信、自助终端三位一体“互联网+社保经办模式”,将33项无需审批的个人业务拓展到自助终端、个人服务网页、微信平台办理。联合多家银行在全市各街道社区和政务办事大厅共铺设593台自助服务终端,为参保人办理社保业务提供便利。(三)政策落地,无缝衔接。联合住建部门积极抓好《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落地实施,顺利覆盖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保障该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截至9月下旬,办法实施4个月,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新增846家。根据国家政策,全市工伤保险行业费率三类改为八类已于今年7月调整完毕,基准费率平均下降33%,用工单位更合理地承担工伤保险缴费。为贯彻国家开展全民参保登记的工作部署,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全民动员,全面启动全民参保登记,社保与市网格办联动,13000多名网格员积极配合上门服务,开展社保基础信息采集登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保扩面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助力整合深圳市社保大数据。(四)强化保障,创新稽核。依法抓好待遇偿付落实,让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有获得感,提升参保积极性。2016年1-8月,全市社保待遇支出共计205.326亿元,同比增加14.16%。结合经济新常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社会审计资源落实参保审计,在做好日常政策培训基础上,创新审计事前普法培训,政策引导与柔性执法齐头并进,从源头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五)广泛宣传,多方互动。聚焦公众关注热点、政策难点,运用互联网+培训思路,主动作为,组建各类政策宣讲队,以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培训套餐,持续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社保政策及经办培训,结合企业需求常态送法进企业。2015年底至今培训参保企业近7000家,深受公众欢迎。
(来源: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