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提案办理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原创稿 时间:2022-05-27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A类〕

                                                                                                                                                    粤人社案〔2022〕第197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344号提案答复的函


王大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留学生创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20344号)收悉,经综合深圳市人民政府、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该提案对推动我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直接的工作促进参考价值,省政府、省政协高度重视,将该提案列为2022年省政协专委会督办专题提案,明确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办。

       为更好发挥提案办理效果,我厅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具体办理工作方案,成立提案办理工作小组,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经办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3至5月,我们先后开展全省留创园建设情况书面调研,前往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实地调研,切实掌握留创园发展情况。5月底形成提案答复意见初稿,并与提案人进行了初步沟通。6月22日上午,召开“关于推动我省留学生创业园高质量发展”提案办理协商视频会,主会场设在省人社厅,并设7个分会场,提案人及相关人员、省政协督办单位代表、提案办理单位代表、省部共建留创园代表等共34人参会,充分听取提案人和各方意见。会后吸纳消化了各方意见建议,有针对性研究提出具体举措,推动留创园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创新机制,建立推动留创园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的建议

我省坚持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指引,初步形成人才、项目、企业、资金、效益聚集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微生态。截止目前,全省建成留创园48家,各地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其中省部共建国家级留创园5家(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全省留创园吸引了大批留学人员入驻创办企业1600多家,2021年技工贸总收入达564亿元。

     (一)政策引导协同规划建设,科学统筹留创服务工作。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留创园的主管部门涉及多个单位,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机制,缺乏统筹协调规划和资源整合。园区运营主体分散化,有的由科创局或人社局下属事业单位运营,有的由国有企业运营,大多数由民营企业运营”情况,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技司指导下,我省留创园主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统筹管理。

      以深圳市为例,2018年,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深圳市留学人员创业(产业)园管理办法》,明确市人社局是留创园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留创园认定、指导和管理工作;留创园由市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以激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为目标,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示范引领”的基本原则,采用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支持各类法人主体参与园区运营管理。2019年,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明确市人社局负责制定实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在相关政策文件引导下,市人社局定期组织召开留创园工作交流座谈会,统筹建立市、区留创园工作交流群组和常态化联络机制,不断增强各园区工作联动。“十三五”期间,深圳市成立留创园14家,数量增长迅速,占全市38家的36.84%,已初步形成遍布全市各区的“没有围墙”的一体化留创园体系,涌现出了光峰光电、奥比中光、云天励飞等一大批优秀海归企业。

     (二)积极联动海内外聚才平台,广泛宣传留创服务品牌。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园区之间合作交流机会少,没有形成统一的留创宣传推广机制,导致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不强”情况,近年来,我省颁布实施《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出台《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12条”)等重要政策文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广东省人才优粤卡等人才政策,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以人才为中心的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为加强我省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留创园服务精准宣传,吸引聚集更多留学人员来粤安家乐业,我们积极发挥海内外各类机构、活动等平台功能作用。一是积极联动国内高端聚才平台。依托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高交会、海交会、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主场优势,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吸引集聚大批留学人才与各留创企业现场交流对接,如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举办以来,累计共吸引全球7655个优秀项目参赛,其中超过120个参赛项目与深圳各留创园区达成合作意向,50个项目落地深圳。二是广泛联动海外人才平台。依托外使领馆、友城友协、海外华侨华人团体、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海外创新中心、海外人才工作站、侨联、欧美同学会等渠道,以及我省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外重点地区举办的人才和科技交流活动,向当地留学人才积极宣传介绍我省留创园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吸引更多留学人才来粤发展。

      二、关于“管理创新,培育留创园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目前,园区对于留学人员创业亟需的国内市场开拓、投融资、知识产权、上市辅导等深层次专业化服务,绝大部分园区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以及“每个园产业布局类似,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情况,我省坚持以服务为主线,推进留创园在服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更全面品质提升。

     (一)提供专业化服务,指导海归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留学人员创业经验、市场营销、资金运作等难点痛点,积极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打造留创园“高端智囊”,更好解决海归企业发展难题。一是深入开展创业政策交流解读。定期组织全省孵化育成视频工作会议、科技园交流推进会,以及各地市孵化载体管理办法政策宣讲会,持续开展创业导师园区行、地市行,宣讲解读企业孵化育成政策,为留创园企业精准发展指引航向。二是深入实行导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训练营、创业导师走进留创园等创业培训和辅导,为留创园企业发展指点迷津。深圳留创园特聘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导师团队和专家委员会,为进园企业提供融资、财税、法律、人力资源等专业咨询和指导服务。中山留创园整合院校专家、企业负责人、专业机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资源,建立园区人才库、导师库、平台库等“三大资源库”。珠海留创园建立“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辅导体系,推出“菁牛汇—创业有道”系列创业辅导服务。东莞留创园结合东莞和松山湖在大湾区的特色优势、功能定位,通过打造“人才对话”“优享松湖”“一才一册”等多个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二)实施个性化服务,提升留创园核心竞争力。

      除办公场所、设施设备等基础管理服务外,我省正积极推进各地留创园打造政策、信息、培训、孵化、融资、法律等“一站式”服务。其中,深圳市进一步结合各区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企业发展需求。深圳市留创园作为全国唯一的有海外留学生机构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留创园,在全国首创“政府引导、留学生管理、企业化运作”模式,自成立以来,免费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服务、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市场推广、管理咨询、项目推介等100多项个性化服务,园区内企业成活率(按入园后完成三年孵化期成功出园的企业数量计算)高达95%,显著高于园区外初创企业成活率。深圳宝安区“海归岛”重点提供孵化载体提升服务,成立孵化基金、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培训专业孵化人才,截至2021年底,共吸引162个海归创业团队、496名创业人员入驻,其中硕博项目占比84%。深圳大鹏新区留创园重点打造以海洋生物产业为核心的科技产业集群,通过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沟通对接,提供完善、高水平的孵化环境和技术服务。

       三、关于“加强配套创新,完善创业生态,推动留创工作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留创企业技术含金量高、市场前景好,但目前留创园仍以传统融资渠道为主,不利于项目引进、促进实验室成果快速转换和形成产业化”情况,我省重点加强“资金链”“创新链”建设,促进与“人才链”“产业链”有效衔接,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最完整生态链”。

     (一)加强“资金链”建设,鼓励各市加大资金扶持。

      大力实施人社部关于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海外赤子计划等资助项目,组织各市踊跃申报获得相关配套资助,近年来,我省已有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地近百位创业者入选人社部支持名单。与此同时,以人社部相关计划为引领,鼓励各市因地制宜给予园内企业多元化资金扶持。广州留创园对孵化器集群内30家企业拨付2020年度租金补贴逾616万元,兑现2021年度59个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逾1549万元。深圳自2019年12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零”突破以来,已完成合计规模超68.8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发行,30期产品累计服务约430家深圳科创企业,也是全国目前唯一得到大规模复制推广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同时,成立国内规模百亿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孵化发展项目;目前正在修订的《关于促进深圳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贡献奖,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股权投资机构优先投向产业部门认可的具有完善补充市产业链关键环节作用的企业。中山留创园对孵化(留学企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启动扶持资金;入驻孵化园区的项目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孵化资金。对孵化期企业给予最长48个月、最高500㎡免租优惠。

     (二)加强“创新链”建设,助力海归项目落地广东。

      近年来,我省坚持大力传播双创理念,弘扬双创文化,推动更多优质海归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广东。一是精心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我省留创园大力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面向重点领域实施精准孵化,加速释放企业创新发展潜能。广州留创园打造“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完整的孵化链条,形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12家、加速器7家、众创空间63家。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60多家。此外,为拓宽项目发展渠道,我们还积极鼓励小微双创示范基地与留学生建立联合孵化机制,截止目前全省共有22个国家级、93个省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吸引港澳台及国际项目进驻。二是品牌大赛激发双创活力。我省积极举办“众创杯”“创客广东”等创新创业品牌大赛,激励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创业者与全国各地优质项目同台竞技。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6年组织举办,其中专设科技海归领航赛,是大赛7个单项赛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单项赛之一,参赛项目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对获得金银铜奖的项目给予相应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创客广东”大赛自2017年举办以来,吸引参赛项目超过1万个,对接的龙头企业、参与的投资机构各超过千家,催生出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赛集技术交流、成果展示、资金对接、产业服务等多种双创功能于一体,2021年,设立股权融资奖补政策,对落地广东的全省50强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在人社部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我们将继续聚焦国际引才环境的新变化以及留学人员“归国潮”的新机遇、新挑战,针对您提案中的建议,进一步在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作等方面优化完善,力争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服务完善、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留创园,更好吸引支持留学归国人员来粤创新创业,重点做好:

      (一)加强留创工作统筹,增强部省市联动合力。现有留创园中既有政府主导创办的园区,也有民营资本创办的园区,部分符合科技、工信部门要求的园区也会授予科技孵化器、双创基地,享受多部门政策支持。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与国家人社部相关司局联动,主动与省市科技、工信、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联系,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人才活动等形式,构建“部省市联动、多部门协同”的长效留创工作协作体系,促进各地留创园资质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二)加快线上平台建设,推进留创服务工作信息化。目前,各地留创园基本建立了各自的在线服务平台,但服务内容、功能、标准没有统一,产业布局和功能规划缺乏统筹指导。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摸清摸透全省留创园建设运营情况,收集、整合、分析各园区信息数据,形成涵盖政策服务、公共服务和各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统一线上服务平台,为各地园区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功能优化提供更精准、可视化的指引,增强园区间良性竞争、合作交流、学习互鉴。

      (三)加大线下服务力度,人才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各地留创园仍存在政策解读不到位、服务资源分散、合作交流不足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构建省级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召开留创园工作交流座谈会,增进合作交流。在各地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等平台设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分窗口,线上线下为留学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生活待遇等“一站式”服务。

      (四)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留创园社会服务。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运营机构,整合大湾区创业项目扶持、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投资融资、公益基金、市场推广、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权威社会机构资源,为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进一步促进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