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262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日期:2021-07-06 来源:本网原创稿

 〔A 类〕

粤人社案〔2021〕121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262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邱灼雄委员提出了《关于做好农民终身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力”的提案》,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发放,助力城乡劳动力不断提升技能

2020年,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管理办法》(粤人社规〔2019〕18号)、《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人社规〔2019〕43号)精神,以均等化公共服务为路径,坚持普惠性和广覆盖原则,大力开展不分城乡户籍、不分省内外的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在粤务工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共23.7万人次,其中农村户籍16.1万人次,占补贴总人数的68%。目前,全省现有补贴项目(工种)337个,其中专项能力80个、合格证书257个,大多数为地方特色的种养殖、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和乡村工匠培训工种(项目),有效满足了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需要。

二、实施基层职称评聘倾斜政策,支持专技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建功立业

一是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工程技术人才等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明确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职称评价,对其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成果等可作为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在我省制定出台的中小学教师、技工院校教师、会计人员、工程技术人才、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经济专业人员、统计专业人员、文物博物专业人员等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均包含有支持基层和乡村专技人才的有关政策措施。  

二是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2019年,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粤厅字[2019]71号),对加快乡村基层专技人才培育和支持专技人才服务粤东粤西粤北专门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推进乡村专技人才职称评审改革,大力培养乡村教师、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农技推广员,加快乡村基层专技人才聚集。

三是抓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倾斜支持政策的具体落实。会同省教育厅抓好《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统筹管理作用,指导地市做好中小学教师等职称评审工作,对基层专技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

三、支持技工院校开设涉农专业,加大农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

全省现有技工院校146所,在校生60.89万人,占全国的1/6。近五年来我省技工院校共培养技能人才100多万人,9项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一,被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我省技工教育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大对农村生源招生力度2020年我省技工院校招生21.58万人,实现“五年连增”,其中超过80%的学生来自农村。二是加强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2020年分别下达中职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10.3亿元和3907.6万元,分别对39.8万名和2.7万名技工院校学生给予补贴。1.4万名乡镇贫困家庭学生入读技工院校,生活费补助应发尽发。遴选682名技校优秀学生申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目前,我省技工院校以实施“广东技工”为引领,基本形成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技能人才品牌,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金钥匙”。

我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创业就业的工作方案》(粤人社发〔2019〕158号),明确全省将用2-3年时间,开展农村电商培训5万人次以上。方案突出技能培训“全方位”,将农村电商培训纳入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在培训对象上,既有农村电商和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又有职业院校培养的农村电商预备人才,并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二是在培训层次上,既有大众化的全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又有技工院校对中高端电商人才的培养,还有专项对“一村一品”经营管理者的精英式提升培训。三是在培训模式上,将实操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创新“课堂培训+创业就业实训”“创业培训+专业技能”等模式,推行培训下乡入村和线上培训全天候,提高培训实用性。

四、实施“乡村工匠”培养行动,完善“乡村工匠”评价体系

一是多措并举实施“乡村工匠”培养行动。 2020年以来,我厅积极履行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专项组牵头职能,会同省教育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广东省“乡村工匠”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经营、种植养殖、建筑施工、传统技艺等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以来,全省共开展乡村工匠培训培养4.2万人次。如在广东远程职业培训网开设“乡村工匠”培训专栏,为各类乡村工匠提供免费远程培训课件29个;联合省住建厅组织培训乡村建筑工匠1230人,支持乡村工匠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依规承建乡村小微工程。全省91所学校开设涉农专业,在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行动中设置“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招生专班”,单列招生计划并免予文化素质考核,帮助6162名农民提升学历和技能。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等举办第二届“美丽乡村杯”创意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有力带动乡村工匠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扶持建设17个具有南粤乡村特色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是不断完善“乡村工匠”评价体系。2020年初,向社会公布可开考涉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67个,2020年新开发14个乡土人才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推动“乡村工匠”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1+3”政策文件,增设农业正高级职称。

下一步,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创造性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以“乡村工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大力开展面向农民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推进实施高素质精勤农民等各类培育工程,为打造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健全乡村工匠培养标准和技能评价体系,深化农业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开展面向农业技术员、农业经理人的人才评价工作,支持乡村工匠参与职称评定。

三是加强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覆盖,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吸引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培育大批本土技术实用人才,整合土专家、土秀才,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乡村工匠”人才队伍。

四是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为引领,支持技工院校扩大农村招生,开设涉农专业,加大农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专此函达。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4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玉蛟,020-8319240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