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工作交流
    

智创未来 和谐共生 肇庆高新区打造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高地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6-24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肇庆高新区作为肇庆市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和国家级高新区, 以98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以占全市不足1%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四分之一的辉煌成就。在这片热土上,宁德 时代、小鹏汽车、希音、拼多多、唯品会等龙头企业云集,产业 动能澎湃的同时,劳动关系和谐度持续领跑。 自2011年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以来,高新区以创新为魂、以服务为本、以机制为纲,构建起“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劳动关系治理新格局,以“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 全周期管理”为核心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创新实践。

  一、机制创新篇:构建劳动关系治理“四梁八柱”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创新实施调解组织全覆 盖工程” 肇庆高新区积极打造立体式调解网络,一是深入企业内部,整合劳动监察、仲裁、司法等职能,积极组建专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部落实“四有”(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标准完善配置,肇庆高新区劳动保障局按照“一企一策” 原则为跨境电商、电子制造等重点行业定制调解流程,推动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二是在全区设置7个政策宣传服务网点和18个专题宣传栏, 并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阵地,经常性开展“企业用工管理技巧悦享会”,为企业及时掌握人社领域政策法规夯实基础;三是将“枫桥经验”融入日常工作中,从 2015 年起每季度开展“大旺劳动家园政策交流分享活动,每次吸引超百家企业 HR 参加,是肇庆高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特色活动,及时研判 分析劳动用工管理难点热点,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劳动争议。至目前,全区已有约 100 家 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资纠纷内部调解化解率达57%,其中2 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工作突出基层调解组织

  (二)“企和谐工程:贡献劳动关系治理高新方案” 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下行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又进一步诱发企业劳资纠纷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资源的限制、专业团队匮乏、管 理制度不完善,每年全区 2/3 的劳资纠纷来源于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为源头治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2024年9 月,肇庆高新区在全市范围率先创新推出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项目”,通过遴 7家在劳动用工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招聘面试、合同签订、用工培训、纠纷化解、离职管理等全链条、多层次的人社管家服务。为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参与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的积极性,肇庆高新区推出财政资金补助政策,对注册地、纳税地、经营地均在肇庆高新区,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且生产经营正常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服务经费30%的补助,补助最长期限三年。截至目前,这项创新举措已为区内超3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劳动事务管家服务,其中近150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数据显示,项目推出后全区劳动劳资纠纷案件数同比下降26%,切实有效筑牢园区“和谐劳资关系防护墙”,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扎实落地,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一中心三站点共享网格:人力资源服务新阵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不同产业和行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和节奏差异较大,导致人力资源 需求在不同领域之间的分布不均衡。为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之间的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肇庆高新区积极打造 “一中心三站点”的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共享中心/劳动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于 2025 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一中心”以人力资源大楼作为核心枢纽,整合各类人力资源服务资源, 配备专业专职的第三方服务团队和信息化服务设备,“三站点” 分布在不同区域,根据各区域的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旨在实现服务全覆盖,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宣传、求职招聘、用工诊断、纠纷化解的一站式服务, 形成紧密覆盖全区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2025年,肇庆高新区已结合共享中心/调解中心阵地开展各类人社政策宣讲会、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会等活动 7 场,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调解28宗并成功调解12宗(调 解率 42.8%),累计为63家企业提供用工风险评估和改进建议,有效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服务升级篇:打造人力资源服务“生态雨林”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关键。随着产业升级,肇庆高新区逐渐面临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管理低效等问题,在此形势下,政校合作构建人力服务产业高地,成为高新区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肇庆高新区围绕中心、先行先试,创新采用 “政府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市场化运营”模式,顺利建成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致力打造“政校企园会五位一体 (即:政府、学校、企业、产业园和人力资源协会)的高新区特色品牌,开创与高校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先例,成为全国首创由高校投资建设并建在大学校园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于2023年1月开始规划,由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分3年投资2700多万元在该校大旺校区建设,总建设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首期建设5000平方米于2023年完成,并于2023年7月正式开园,已吸引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广州友谊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南油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欢创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广东善世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超4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其中百强企业5家,省内知名企业5家,地方龙头企业4家,形成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人才招聘、人才寻访(猎头)、校企合作、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培训、公共活动、管理咨询以及互联网+人力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链式产业园。 开园至今,已促进肇庆高新区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产值超11亿元,税收超1100万元(同比增长超 40%),服务劳动力和人 才累计已超11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超800家次,帮助企业招工超3万人次,此外,已跨区域开展劳务对接交流20次,对接27家大专院校作为合作基地,促成区内20多家企业跨区域实现校企合作。产业园在2023年和2024 年的全国人力资源大赛中连续两届被评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最具融合创新特色示范园区,在 2023 年国际人力资源科技大会中荣获“优秀人力资源园区”,并于 2023 年和 2024 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肇庆高新区十大创新案例”

  (二)人力资源产业学院:打造区域发展人才引擎肇庆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为破解产业升级与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率先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与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广东智邦人力资源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全省首创本科层次人力资源产业学院,学院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企业参与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预计2025年可实现招生超100人。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教材同质化、实践指导性不足的问题,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组织行业专家与骨干教师联合攻关,积极开发“岗课赛证”融合的系列特色教材,预计2025年 8月发布,将填补国内本科层次人力资源实践教学领域空白

  (三)“1+4+N”服务格局:灵活就业新生态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为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规范零工就业秩序,2024年,肇庆高新区积极打造“1+4+N”格局的省级零工市场(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在大旺广场、人力资源产业园、万洋众创城、 碧家蓝领公寓建设 4 个服务站点,辐射全区商超、银行等 N 个终端),并依托“粤加薪直聘”、“肇庆高薪直聘”、“肇庆高新区零工市场”小程序等新媒体,建立起完善的线上线下立体服务网络。同时,肇庆高新区创新“就业+维稳”联动机制,建立零工人员信息库和动态监测机制,对于就业困难和生活困难的零工人员,提供精准帮扶和救助,有效缓解维稳压力。同时,通过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打击零工市场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2024 年,肇庆高新区零工市场举办各类招聘会超20场(包括创新开展肇庆高新区“旺晒你”夜招聘系列活动),累计发布零工信息超300条,服务求职群众超2万人次,服务企业超600家次,为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优质便捷的对接平台。

  三、数智赋能篇:劳动关系治理“智慧大脑”

  (一)旺安薪小程序:指尖上的维权服务驿站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创新模式,是肇庆高新区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2024年,肇庆高新区创新打造“旺安薪”小程序,整合投诉举报、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多项服务功能,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维权服务闭环,让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云守护”,真正实现维权服务触手可及。特别是2021年起肇庆高新区跨境电商行业异军突起,仅2年集聚超5万人的用工规模,由于大多数员工来自劳务派遣和业务,该行业存在用 工管理难、劳资纠纷多等痛点,2023年该行业劳资纠纷数885 宗,占全区总数 32.8%。肇庆高新区把跨境电商行业作为推广“旺安薪”小程序的重要切口,通过媒体传播、入企宣传、政策上墙等方式全面推广。依托“旺安薪”小程序的快速预警反应功能,2024年该行业劳资纠纷数大幅降至237宗,同比下降 73.2%用科技赋能的方式书写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篇章。下一步,肇庆高新区将继续健全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行业专属监管系统、“监察+仲裁”联动模式等创新实践,以“数字赋能、民生为本”为目标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二)“数字廉平台:数字赋能深化风险防控应用场景为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工程项目、社会民生、服务企业等 隐患大、风险多的领域,肇庆高新区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全覆盖 监督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数字廉”平台,于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增强智慧监督的穿透力、追溯力,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该平台已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专用账户、用工考勤、工资核算及发放等情况实时动态监控,并实时完成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2024年共发出在建项目工资支付风险、人员实名制不匹配等预警 166 条,经区劳动部门、人居部门提前介入,上述风险全部及时化解,2024年建筑领域欠薪纠纷同比下降 17.3%源头治理防控成效显著。

  四、文化浸润篇:铸就和谐劳动关系“精神内核”

  (三)劳动关系协调师技能大赛:筑牢和谐劳资关系防火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产业承载地,肇庆高新区创新借鉴全 国各地关于“劳动关系协调师分级培养体系”、“金牌调解工作 室”、“智慧调解平台”等先进经验,积极构建“三维一体”的劳动 关系管理队伍培育机制。特别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肇庆高新区积极对接广东省劳动学会,谋划于2025 年8 月举办肇庆市首届劳动关系协调师技能大赛,大赛以“技能强基促和谐,法治护航稳发展”为主题,通过“理论+实操”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检验劳动关系协调员专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专业化队伍。同时,肇庆高新区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 全面推行劳动关系协调师持证上岗制度,力争三年内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推动劳动关系治理工作正式迈入“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下一步,肇庆高新区通过建立覆盖入职培训、技能提升、等级认证的全周期培养体系,配套开发包含劳动法规、心理疏导、 应急处置等核心课程的智慧学习平台,设立企业-社区-园区三级调解服务站,实现劳资纠纷预防关口前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肇庆高新区将以争创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点为契机,持续深化预防+调解+服务+发展四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打造更具示范性、引领性、可持续性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为全国工业园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新经验”,让 “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大湾区最闪亮的营商名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