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图片轮播
    

广东厚植技能人才发展沃土 加快培养造就大国工匠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6-30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发展技工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技能人才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选手获得国家最佳选手奖.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线,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2025年招生院校共138所,招生和在校生数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在校生66.7万人,约占全国1/7,有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209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68万人,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全国最大规模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广东出台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中国技工教育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其中技师学院43所、高级技工学校15所,实现技师学院21个地市全覆盖,基本建立全国最大规模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技工院校招生数、在校生人数、校均在校生人数、高技能人才年培养量、一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人数等主要指标长期位居全国首位,被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打造高水平院校和省级优质专业

  广东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推动创建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和示范性技工学校,打造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广东特色、国际水平的高水平技工院校,培优育强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头雁”。广东紧紧围绕2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扶持建设一批技工教育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重点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专业建设。2024年—2027年将扶持建设100个省级优质专业,持续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

  突出技能特色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

  广东推进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推动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认定上千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如珠海市技师学院与格力电器共建“工匠学院”,采用“三导师”教学团队模式,实现“生产教学化、教学生产化”,毕业生平均起薪达8000元/月;广州市技师学院与广州小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建“三段三岗”新技能学院,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学生就业对口率达96.9%。

  广东创新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以龙头企业真实岗位标准为引领,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市技师学院合作,通过“岗位+培养”一体化教学,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实现“入学即入岗、结业即就业”。目前,广东已遴选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为链主企业,为产业链提供精准人才供应链。

  广东创新开辟"技能+科研"培养赛道,支持技能人才参与科研攻关。佛山市技师学院毕业生谭家辉在季华实验室将高精度光学镜片加工精度推进10纳米,广东省技师学院毕业生匡传富在北京大学参与研发的教学拉曼光谱仪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推广应用。目前全省20多所技工院校800余名毕业生在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工作,成为科研成果转化新生力量。

  竞赛引领技能新风尚培育大国工匠

  广东注重通过竞赛引领技能新风尚,在2024年法国里昂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广东选手代表国家斩获13金5银1铜及3个优胜奖,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获国家最佳选手奖,数控铣项目实现“五连冠”,工业设计技术等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广东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累计获35金、16银、14铜和26个优胜奖,彰显技能强省实力。

  广东省技工院校积极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世赛成果转化为核心,推动世赛标准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和生产标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将世赛“精益生产”理念引入校企合作,联合沈阳机床集团完成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开发近600项数字化标准技术培训资源,预计每年为企业降本2000万元;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制冷与空调等世赛项目为研究对象,优化10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版21本世赛成果转化教材,成果应用于国际技能培训项目,实现技能出海。目前,广东构建以世赛为引领的多级竞赛体系,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工匠。

  高质量稳定就业擦亮广东技工金字招牌

  广东坚持技工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高度对接产业,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就业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80%。就业薪酬高,技师学院部分制造业紧缺专业毕业生年薪达到15万元到20万元。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等10多所技工院校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办“西门子工业控制”校企双制班,西门子公司为师生设立“工程创新”奖和奖学金,并100%推荐到西门子及其客户公司就业。

  强化政策牵引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广东注重加大政策创新,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创新性提出技师学院视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出台《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参考目录》,打破技工院校毕业生入编事业单位的制度壁垒。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工作中,明确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广东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政策上分别视同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就读技工院校,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为主,以“技能雏鹰”奖(助)学金,“雨露计划”补助、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的资助政策体系。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广东技工用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激励广大的学生和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奋力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