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院校招生(市属)
    

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简介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6-30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一、学校概况

  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创办于1987年,是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下的一所全日制国家级重点公立学校,是全省首家县区级的技师学院,致力于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兴产业、促就业、提技能、保民生贡献力量。学院占地面积174亩,在校全日制学生8500多人,教职工370多人。设时年、冈州、卫校三大校区,7大系部26个专业,对标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中西式面点、护理、汽车维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工艺美术与古典家具是广东省特色专业。模具制造、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商务专业已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86人,其中硕士学位教师1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4.5%(156人),副高级职称及技师、高级技师140人,职业技能认定考评员170人。高层次人才队伍包括全国技术能手2人、南粤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22人。目前新会技师学院设三个层次的全日制办学: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

  二、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厚德善技”的校训内涵,坚持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质量方针,以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为办学理念,突出人才培养专业化、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形成了集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三个层次全日制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及特种工等各类专业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毕业后凭过硬的技能得到企业的青睐,还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成为民营企业家,职业生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三、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以就业为导向,秉承为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为工业化发展进程服务宗旨,结合三校区的专业特色,对标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强化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能劳动者的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认真落实江门市“园区技校”建设工作方案,以打造“园区技校”为切入点,把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园区技校载体建设、社会人员等级认定、校企深度融合技改、技能大师入企业、共建校企双制班、三项工程送技下乡、乡村工匠培训与评审、园区企业新型学徒制、新会中集“蓝鹰计划”等项目有机组合,打好组合拳,创新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紧紧围绕新会区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以及造纸及纸制品、金属制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的专业领域,以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人才需求而设置专业,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非遗”技艺进校园。匠心传承地方优秀中华文化,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葵艺、古典家具、陈皮技艺、蔡李佛等非遗陆续走进校园,使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着新的芳华

  四、成果展示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搭建“园区技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构建“产教研创用”五位一体、多元发展的技能生态链。深化校企双制办学、技能大师工作站、园区技校培训点等多元合作,与京东物流、中车公司、凯特精机、李锦记等156家优质企业建立高端引领、深化校企共育人才的合作关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地方促就业、助企业、兴产业作出积极贡献。我院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9%,企业满意度超过95%,专业对口率达86%以上。

  学院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依托技能大赛平台,发挥竞赛培训理念对教学的指导、研究和辐射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学校的探究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师生的技能水平。近三来,师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共152个项目,取得737个奖项。其中,荣获国家级特等奖10个,一等奖56个(其中全国冠军6项);省级一等奖105个(其中全省冠军17项)。最为突出的是伍步高与何康辉老师两位老师,厚积薄发,相继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实现了我校、乃至全区“全国技术能手”零的突破。在2024年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我院邓燕红老师荣获一等奖(全省第1名),并获得葵叶染色定型工艺发明专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