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现场火热!广东带着海量offer进京引才

信息来源:南方+ 时间:2025-04-19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4月19日9时许,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南门就围拢了不少高校毕业生——在这里,由教育部与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北京站)拉开帷幕。

  数万个岗位、超百万年薪岗位200多个、吸引上万名求职者,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现场,不少企业拿出高薪岗位,诚意满满;高校毕业生手握多份简历,直奔心仪企业;数个清北硕博毕业生现场签约,喜气连连——在京城,这场招聘会正释放“广东机遇”强磁场。

  “1+1+N”引才新模式

  据了解,北京站招聘活动创新采用“1+1+N”引才新模式,以1场北京大型线下招聘活动为核心,搭建1个线上专题招聘平台,并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8所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将岗位送到高校毕业生身边。

  观赏门口精彩的舞狮表演后,随着人流进入招聘会现场,一眼就被吸引:地面张贴“一路繁花”,三角梅恣意“绽放”,像极了岭南的春天。开场仪式、现场招聘、宣传展示、交流互动、深度服务五大功能区域错落分布,井然有序。

  在北京站招聘活动中,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部分省直企事业单位参加,共有用人单位1650家、提供岗位总计6万个。其中,参加现场招聘单位共793家,提供岗位4.2万个。现场招聘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240个,50万-100万元年薪岗2456个。

  现场招聘区按照产业分区,涵盖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从基础研发到产业转化,从链式集群到生态构建,招聘企业与岗位的精准布局,勾勒出“硬科技+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的产业图景。

  据介绍,本次招聘活动精准锚定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超70%岗位深度嵌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链,通过相关岗位精准引才,为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牢固的人才支撑。

  除了丰富诱人的岗位外,求职者还可以在这里体验充满特色的岭南文化。交流互动区专门设置了“广府地标打卡”等岭南特色摊位,还邀请北京大学校园歌手乐队演唱粤语经典歌曲。不少求职者求职之余不忘体验蛋雕、广彩等非遗文化,尽情感受岭南风情。

  正如清华大学负责同志在开场仪式发言中所说,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全球创新创业热土,此次活动是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将助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高薪offer等你挑战

  在招聘会现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眼科医院、广州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广纳贤才,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广州工控等大型国企领衔出征,腾讯、视源电子等头部民营企业闪耀登场,创历年广东赴外招聘的“规格新高度”,引发了求职者的关注和投递。

图片

  2024年,康方生物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依沃西单抗,在一项“单药头对头试验”中战胜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被业界称为“中国生物医药的DeepSeek时刻”。这次招聘会,康方生物也来到现场,并带来了多种岗位。

  康方生物高级副总裁夏羽介绍,企业在现场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我们会把它们分发到各个部门,然后进一步跟这些投简历的学生做沟通。”

  “广东的薪资待遇在全国是属于高水平的,制药这一行本身在所有行业当中也是有竞争力的,我们也是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夏羽介绍,虽然展板上写了给予博士生60万元的年薪,但对于急需的博士人才,60万元肯定不是上限。

  在小鹏汽车的展位,前来投递、咨询的求职者络绎不绝。小鹏汽车集团招聘负责人董涵瑜介绍,这次招聘会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岗位,从软件研发、整车制造到生产营销岗位,其中有10个岗位年薪超过百万,囊括自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战略规划资深经理、供应链运营总监等岗位。“今天上午收到简历将近300份,相信同步开放的线上渠道收获会更大。”

  在广药集团的展位上,不少毕业生排起了长队。“我们提供了30多类岗位,100多个职数。”

  广药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杰辉介绍,“百万英才汇南粤”(北京站)招聘会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北京及周边高校毕业生前来,仅一上午就收取了200多份简历。

  “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把集团下属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带过来作为一面,集团组织部长和有关企业领导带来作为二面,最后由我来进行三面,现场就可以敲定用人。”陈杰辉介绍,截至中午1时许,广药集团已同六七位求职者进行了签约。

  清华博士毕业生现场签约:期待为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在招聘活动中,上万名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从四面八方来到现场。其中,清华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陈奕宇成功签约广州公交集团,成为现场首位签约的求职者。

  出生在香港、成长在广佛,陈奕宇是个妥妥的“湾区仔”。“我本身就是广府人,求职意向就是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

  陈奕宇是学外语的,职业规划是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外语传播中国智慧,进而推动大湾区的发展和建设。

  陈奕宇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越来越多力量注入到湾区建设当中。“这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我本人想回到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因为想要建设家乡、把握机遇,参与到新时代的建设当中。”

  “我目前最期待的就是赶紧回去体验一下广东的湿热天气。”陈奕宇笑称,期待能够在广东找到施展拳脚的舞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辜负清华及祖国的培养。

  和陈奕宇一样,曾宇飞也来自清华大学,是一位环境学院博士毕业生,他现场同广州交易集团签约。“广州交易集团是全国碳市场的先行者,它的业务方向和我自己研究方向是比较重合的。”曾宇飞说,广东的机会多、平台大,产学研结合得特别好,很适合博士生在这里工作或创业。希望未来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公司业务乃至广东碳市场发展相结合,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场签约的还有北京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包景升,他当天签约了网才科技(广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咨询的岗位。“现场签约特别激动!”包景升是惠州人,参加了多次广东的招聘会,每次都感觉非常接地气。在他看来,这次招聘会又带来这么多优质企业,是广东对人才诚意的体现。

  对于未来广州的生活,包景升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的他,对广州生活较为熟悉,也倍感亲切;陌生则来自,他即将在这个地方开创自己的事业,感觉到非常兴奋。

  这次招聘活动只是开始,人才的对接仍在持续。4月20日,广州11个区和部分市直单位将牵头组织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分别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8所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接下来,广东还将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举办系列专场招聘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来粤就业搭平台、拓渠道、促匹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