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已过,南粤大地返岗复工按下“快进键”。广东各地的工厂里,生产流水线日夜不息地运转,机器轰鸣声和键盘敲击声共同奏响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强音。在这背后,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双向奔赴”。
2月13日,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消息,截至2月10日,外省务工人员入粤返岗超过1600万人,占节前返乡外省务工人员总量的82.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有些企业已有超九成外省务工人员入粤返岗。
近八成企业节后用工规模持平或增加
春节假期过后,企业用工总体平稳。截至2月10日,全省监测企业开工比例超过九成,含春节期间正常经营的企业比例14.1%,同比基本持平。调查显示,近八成企业表示节后生产经营稳定,用工规模持平或增加。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逐步趋旺。据不完全统计,节后至2月10日,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在1.08以上。监测显示,企业2月平均计划招聘人数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5.1%。节后普工招聘工资水平整体处于4300—4800元/月区间,同比保持稳定。
广东是就业大省,有务工人员4300多万,其中外省务工人员2400多万。
广东人社部门此前调查研判发现,2025年春节节前返乡务工人员比例为79.0%,节后返岗比例为94.7%,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总体呈现“晚去早回、多去多回”的趋势特点。
为确保务工人员及时返岗,根据此前调研情况,省人社厅出台“南粤春暖”行动工作方案,提前对引导务工人员及时有序返岗进行部署,各地积极出台实招引导务工人员按时返岗就业——
广州市对来穗就业的协作地区脱贫人口给予每人800元的往返交通定额补助;中山市对2月21日前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市接送员工返乡返岗的,分别按包车费用的30%(返乡)和50%(返岗)给予租车补贴,每家企业最高5万元;云浮市为符合条件的外省返岗务工人员提供车票补贴……
全省人社部门协调交通运输和铁路等部门全力保障务工人员返岗交通。节后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开行返岗专列19趟、包车100多班次,共运送务工人员超过1.2万人安全有序入粤返岗。惠州市开行返岗包机1架次,接回员工85名。
多措并举搭起人才供需对接桥梁
节后是人员流动和企业招工的黄金时期。广东充分发挥全省基层就业服务站点、零工市场和广东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等线上线下载体作用,大力组织举办“专而精”“小而美”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实现周周有招聘、送岗到身边。
具体而言,“南粤春暖”行动期间全省将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0场以上,目前已组织举办招聘活动超700场。省人社部门联合贵州省人社厅于2月6日和7日分别在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盘州市举办两场大型招聘活动,线上线下102家企业参会、提供9000多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约1200人次。
各地频出实招“揽才”。2月2日至5日,东莞到贵州省铜仁市、湖南省湘西州开展招聘对接活动。佛山节前就与广西桂林进行劳务对接,做好节后返岗各项准备,节后即前往贵州黔东南以及粤西地市开展劳务对接活动。
省人社部门依托“粤就业”小程序开设“南粤春暖”专区,一码集成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就业指导、就业地图、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信息。各地积极推动就业服务前移,在主要车站码头设置服务站点,甚至在包车专列上提供招聘信息、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
此外,省人社部门赴全省各市开展稳用工促就业专项工作调研,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用工需求、员工返岗等情况。深入开展“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活动,落实首席服务专员制度,赴重点企业开展“访企问需”,及时解决企业用工的后顾之忧,促进稳定生产。依托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零工市场、就业驿站等基层服务网点,向广大务工人员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服务和合法权益保障服务,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人社部门接下来将继续聚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和保障企业用工,持续扩容量、提质量、优服务,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运行在5.5%左右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就业稳、人气旺、经济活、事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