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就业 > 业务专题 > 高校毕业生就业
    

走过曲折的求职之路

信息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6-05-24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那些事儿
 

  苏小梅, 是今年76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大军中的一员。

  经过大半年跌宕起伏的求职生活, 几天前, 苏小梅总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家民企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从去年9月份至今, 苏小梅一直在为觅得一份合适的工作四处奔走。 其中, 既有坎坷与酸涩, 也有收获与成长。

  “找工作, 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调整的过程”

  苏小梅是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生, 本科就读于河南省一所高校。2015年暑假一过, 她就开始找工作。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岗位相对较少, 苏小梅把求职方向锁定在企业。

  谈起找工作的曲折经历, 苏小梅打开了话匣子。 “从开始找工作到现在, 我投了上百份简历, 得到笔试、 面试机会的不过十几次, 大部分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了。 同样一个岗位, 班上的男生总能通过简历筛选。”

  “有没有男朋友” “有没有结婚打算”,是苏小梅在面试时常被问到的问题。 “我真搞不懂这些私人问题跟找工作有什么关系。”苏小梅苦笑道。

  在苏小梅看来, 性别, 是横在求职路上的最大障碍。

  对此, 北京邮电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周楠并不完全认同。 “有些用人单位或许对女生存在偏见, 但更多情况下, 我们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 是不是简历重点不够突出、 排版不够好看? 实习经历与应聘岗位是否匹配? 面试时有没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多反思多总结,才能有提高。”

  已收到多家企业录用通知书的周楠,可谓是同学们眼中的佼佼者。被问及找工作的诀窍, 周楠告诉记者, 每次投简历前, 她都会根据应聘单位及岗位的要求修改简历。 平时, 她也会跟同学一起探讨如何完善和美化简历。 她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每次面试的心得。

  “找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调整的过程。 积累先前的经验, 调整自己的心态、 期待和定位, 才能有收获。”周楠说。

  “这样到底值不值得? 是不是也可以放弃户口?”

  每到求职季, 在 “北上广” 这些一线城市, 总上演着一场场激烈的户口争夺大战。

  对于户口, 苏小梅坦言: “想过, 但没奢求过。 今年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大企业、 国有企业招人量普遍减少了。 我应聘的多数是小企业、 民营企业, 一般都不能解决户口。 即便有少量户口指标, 像我这种毕业学校不是名校, 大学期间又没有突出表现的人, 也很难获得户口指标。”

  与苏小梅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孔佳佳找工作时明确了 “一定要有北京户口” 这一目标。 孔佳佳自小学习成绩优异, 本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期间多次获奖学金,并被保送研究生。

  随着北京落户政策缩紧, 过去一些保证能解决户口的单位, 像央企、 事业单位等, 今年也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 为此, 孔佳佳选择了一条稳妥的途径———考公务员。 当周围同学都忙着参加各种宣讲会、招聘会的时候, 孔佳佳则一心备战“国考”和 “京考”。

  然而, “国考” 和 “京考” 先后失利, 又错过了校园招聘的黄金时期,孔佳佳有些措手不及。

  找工作, 变成了找户口。 在投简历时, 能不能解决户口, 成了孔佳佳选择的首要条件。 眼看着离毕业越来越近了, 孔佳佳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导师也着急了, 为她推荐了一份在证券公司的工作, 年薪18万元, 专业对口。 孔佳佳犹豫了一下, 谢绝了, 原因是这家公司不能解决户口。

  相比孔佳佳, 冯天娇的选择很不一样。 “留不留北京、 有没有户口, 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关键是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冯天娇说。

  去年10月,当很多人还在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冯天娇已经敲定了工作, 开始计划自己的毕业旅行。 她赶上了9月开学后第一波互联网企业招聘, 签了阿里巴巴公司,工作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在冯天娇看来, 这份工作待遇好,地点也不错。 “杭州多美呀, 好吃的又多。非要挤在北京干嘛?”冯天娇快人快语。

  “羡慕她的潇洒, 佩服她的勇气,但我没有这份勇气。”被问及如何看待冯天娇的选择时, 孔佳佳如是说。

  “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 记者问。

  孔佳佳沉默了一会儿, 答道:“或许更多是为了心中的那份骄傲。师兄师姐还有身边好多同学都留在北京, 都找到了解决户口的工作。如果到外地去, 找到的工作又不怎么样, 就容易被贴上 ‘失败者’ 的标签。” 

  “其实, 付出了那么多之后,有时候我也扪心自问,这样到底值不值得?是不是也可以放弃户口?”孔佳佳说。

  “如果能重新选一次, 我想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今年4月初,在一场大型招聘会上,苏小梅转了好几圈,只投出了4份简历。

  “主要是专业不对口。我学的是污水处理方向, 偏生活污水。很多企业要求的专业偏工业污水, 就不要我这种。” 苏小梅道明缘由。

  “当年高考报专业的时候,也是全家深思熟虑过的, 觉得环保行业是朝阳产业, 学环境工程将来肯定好找工作, 所以才报的这个专业。 现在真正开始找工作了, 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对环保还比较重视, 环保类企业也相对多一点, 但在二三线城市环保行业却还没有火起来, 专业对口的企业很少。”苏小梅说。

  和苏小梅比起来,华北电力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杜丽丽和她的同学们却“幸运”许多。 “今年电力体制改革,产生了大量招聘岗位。我们同学今年找工作普遍挺顺利的, 基本在春节前后就定下工作了,而且普遍比去年师兄师姐们找的单位要好一些。”杜丽丽告诉记者。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曾经的一些热门专业,如生物、新闻、播音主持、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如今却屡屡登上 “就业难专业” 的榜单。过去一些不被看好的专业,像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现在却呈现蓬勃上升之势。

  专业的冷与热、 就业的难与易,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调整、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的数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与其相信所谓的‘热门专业’‘好找工作的专业’,不如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如果能重新选一次,我想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苏小梅说。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