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就业 > 业务专题 > 高校毕业生就业
    

让技工教育成为“就业教育”和“平民教育”

信息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0-10-11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广州市人社局党委副书记黄远飞谈广州市技工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广州市目前已有各类公办和民办技工院校29所,其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实现连续17年招生总量递增,2009年在校生总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占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l/5强,名列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首位。

记者:近年来,广州市技工教育形成了哪些特色,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远飞: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广州市已初步建立起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工教育体系。目前,广州市已有各类公办和民办技工院校29所,其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实现连续17年招生总量递增,2009年在校生总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占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l/5强,名列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首位。

在广州市的29所技工院校中,已有7所国家级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1所国家重点、3所省重点,已有5所办学规模突破万人、两所接近万人。10.1万在校生中,有高级工学生4.63万人,预备技师学生2450人。各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

广州市技工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目标,迈入内涵化发展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广州技工教育便开始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专业、努力扩大办学规模。由于技工院校不断创造条件、创建品牌、创新思路,能充分依托劳动保障事业平台,主动适应当时劳动力市场逐步放开、劳动力开始有序流动、企业到技工学校招收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的人才需求格局,广州技工教育实现了连续17年招生总量逐年递增的好势头,与当时不少内地职业学校“招生难”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在2000年以来,广州市技工学校因其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的高位水平(优于大专生的就业率),因此深得“民心”,在家长和学生中的认可度日益攀升,其招生形势年年“火爆”、实现了更大幅度的扩招;且其招生对象从过去单一的初中生拓展到今天的高中生、初中生和大专生(实习);人才培养的类型从过去单一的中级班,发展到今天的中级班、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和技师培训班。

应该看到,扩招为广州技工院校带来更多更好的生源,为社会提供更多培养技能人才的优质学位,同时也增强了技工院校“造血”功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财政投入的相对不足。在广东省人社厅2008年部署“全省技工教育倍增计划”时,广州技工教育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并顺利转向走内涵发展和高端发展的路子。

记者:在建设“万人大校”的同时,在“质”和“量”之间,广州市是如何抓好技工院校的规模建设和内涵建设的?

黄远飞:在广州市的29所技工院校中,学历制在校生规模上万人的已有市工贸技师学院、市轻工技师学院、市机电技师学院、市交通技师学院、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共5所,接近万人的则有市技师学院和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共两所。2009年,以上7所技师学院(其中公办6所,民办1所)在校生已占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总数的75.9%,7所技师学院招收新生总量为25028人,占全市技工学校招收新生总量3.39万人的73.78%,由此可见,7所技师学院“万人大校”的品牌格局已经形成。

7所“万人”技师学院的教学和校务全面实施标准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6所技师学院已通过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技师学院复评,办学质量已达较高水平、各校各具特色自成风格,已发展成为广州技工教育事业中的“航空母舰”,不仅在市内、省内知名,而且跻身为全国技工院校的翘楚。广州技工教育的质量和品牌相得益彰,良性循环,品牌影响力日益凝聚。

高端化特征逐步凸显,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规模。广州市7所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高端化态势体现在新生和在校生中就读高级工所占的比例大,同时,新生中的高中生源比例又在不断增大。

2009年,7所技师学院在校生总规模达7.36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占60%,达到4.42万人,在校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规模。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和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分别达到76.31%和77.50%。

2009年,7所技师学院新生中,中技工所占比例为35.77%,高技工及以上占比例为64.23%。而在同年的毕业生中,中技工所占比例为66.43%,高技工及以上占比例为33.57%。这说明,从2006到2009的三年间,在7所技师学院就读高技工及以上的学生已由约占当年的三分之一,升至现在的约占三分之二,高端化的人才培养特征已非常鲜明。

其中,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高级工及以上就读学生人数的比例最高,占76.22%;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次之,占75.11%。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为例,2009年毕业生中,中技毕业生占85.83%,而在2009年新生就读中,高技工及以上占72.53%,而中技学生只占27.47%,高端化人才培养的特征凸显。

从7所技师学院2009年新生生源情况分析,其中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11536人,占46.09%,招收往届高中生1451人,占5.80%。其中,应届高中生源学生比例最高的是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和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分别达到76.14%和60.96%。可见,技师学院的生源素质已获得大幅提升。

记者:师资问题一直是很多技工院校的“短板”,那么广州市在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远飞:2005年底,广州市正式启动全市中职教育调整改革。在该项调整改革中,广州市技工教育因调整获得了更丰厚的教育资源,因改革获得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11所财政核拨经费的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经资源整合后重组成新的6所技师学院。

调整改革后,6所技师学院很快获得了全新的教职工编制批文,新下达的编制对广州市技工教育今后的师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冻结”两年之久的教师招聘随即“解冻”,一批批新教师被迅速补充到教学和管理一线,有效纾缓了广州市技工教育多年来面对优质师资紧缺的压力,师资“短板”正在逐年补齐。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技工院校师资建设,6所技师学院的管理更为有序、教学更为出色、教改更为有力,在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探索上,你追我赶、推陈出新。其中,市工贸技师学院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试点院校之一,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开发人保部一体化课程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启动会”日前在该校召开,向全国30所人保部试点院校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示范培训。

市属技师学院努力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各校结合校情、整合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康庄大道上绽开了朵朵奇葩:广州市技师学院“高技能教育——三元一体职业教育模式”,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校企合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校企协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正在积极推进,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成效显著。

记者:广州市的技工教育是如何突出技能教学特色的,在实训方面是如何提高含金量的?

黄远飞:技工学校一向长于技能教学,广州的技工教育也不例外。广州技工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突出技能教学的实训特色,学校的资金投入、师资匹配、设备配置和场地建设均围绕技能教学的有效性来全面展开,强化技能训练、提升技能训练的含金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目前7所技师学院已按学校主体发展的专业群方向,相应建成7个主体专业群的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分基地),以此适应广州地区大中型企业、新兴产业和支柱型产业的用工需求。经过近年来集中财力对实训方面所进行的投入和建设,广州市技工教育实训教学面貌已今非昔比、焕然一新。用学生和家长的话来说,就是“今天的技校已不是20年前的技校了”。

现在,广州技工教育已经承担起政府赋予的更多职责,技工学校坚持落实“四个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就业、服务农村),其社会责任承载力因此得到大幅提升。技工学校不仅开展学历制技工培养,而且也成为各类职业培训的中坚力量,在广州市新生劳动力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工在职培训和失业人员培训工作领域中,均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广州,技工教育已真正发展成为“就业教育”和“平民教育”,广泛惠及中低收入家庭。广州市技工院校学历制在校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家庭,总计有省智力扶贫生、广州市教育扶贫生、广州市扩大覆盖面扶贫生、从化良口计生帮扶、梅州地区扶贫生、四川灾区失业学生等6类扶贫生1400人在技工学校就读;全市7所技师学院承担“双转移”农民工培训指标任务每年近两万人,成为广州市完成“双转移”任务的主力军;积极承担全市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任务,连年无重大事故,工作绩效在广东省内首屈一指。

实践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子。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两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3所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目前已逐步发展为政府引导下的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有序合作。广州市在市属7所技师学院中推行了技师培养学制教育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法。技工院校已成为广州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培育技术工人的主要基地。

挑战与机遇同在

本报记者 孙兴伟

“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200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东莞考察时就曾指出,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次分工的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推动广东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契机。

黄远飞认为,广州市技工教育正处于战略调整期,如何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社会认同和市场认可,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大力推进“273”工程

将优化资源、强化管理,从抓内涵、抓质量、抓品牌着手,从最初在局属6所技师学院中试点扩大至全市29所各类技工学校,广州市全面推进技工教育“273”工程。

黄远飞解释说,所谓的“273工程”,就是实施“调结构、抓质量、促发展”和“走出去、引进来”两大战略,重构教学、管理、实训、信息、保障、安全和招生就业等7大平台,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小型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3大基地,走高端引领、内涵发展的道路。

打造技工教育“广州模式”,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广州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首善”和“率先”意识,打造集约化技工教育和培训基地,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定位要求,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大格局地谋划广州技工教育,建立起政府主导、依靠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技工院校共同发展,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协调发展具有广州特色、引领我国技工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实基地和辐射中心。

创建“国家技工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着眼于广州市技工教育战略发展,广州市人社局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广州技工教育创建为我国首个“国家技工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黄远飞介绍说,实验区重在“改革”与“实验”,“改革”就是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实验”就是敢为人先,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闯出我国技工教育的一条生机之路。

技工教育综合改革上升到国家层面,黄远飞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创建广州技工教育园区。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划拨相对集中的地域,将分散的技工院校相对集中,形成资源规模。

二是创新技工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融企业、科研机构、技工学院校于一体,形成政校企研一体办学模式。建立技工院校与珠三角行业企业经常性对话协商的产教合作新机制;建立政校企研四位一体的技工教育董事会决策机制;建立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广州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机制;建立由市内外专家组成的科研教改指导委员会和由社会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技工教育质量督导机制;建立与国家相关重要部门交流互动和合作机制。

三是建立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基地。组建全国性技能大赛组委会,建立技能大赛制度,定期举办全国技能大赛,承接世界技能大赛,以此推进技能的发展与提高。

四是建立职业能力研究院。研发职业能力分类,标准及能力测评,引领全国职业能力测评工作。

五是全面推进广州技工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现代化的课程与教学,现代化的校长与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等。孙兴伟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