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就业 > 业务专题 >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
    

“南粤家政”工程增强内生动力,打造广东样板!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3-01-05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家政服务关乎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大有可为。2019年,为求解家政服务“不放心”“不够强”“不好用”“不好找”“不愿干”等民生难题,广东瞄准“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全面实施“南粤家政”工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双区”建设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办实事、解民忧,三年来,“小家政”撬动“大变化”。“上门服务证”和“放心码”严把入门关,让家政服务好用又省心;超700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深入全省21地市社区,实现1个电话15分钟家政服务送上门;“羊城家政”“客家大嫂”“河源阿嫂”“邑管家”等一大批家政服务特色品牌在全省遍地开花,家政企业数量超过2.68万家,比三年前翻了近一倍,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从标准搭建、技能培训到评价体系的完善,广东“南粤家政”工程紧扣供给端、需求端,在育人才、扩就业、促内需、惠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已经逐渐成为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的广东实践,成功打造出家政服务的广东样板,也让“南粤家政”工程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

   管齐下 化解家政领域“不好用”“不愿干”难题

  “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烹饪保洁、小儿推拿、催乳,没想到小小家政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细分和讲究,每一样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贵州六盘水跨越千里来到中山学习家政的柴正群告诉记者,“南粤家政”工程让她跳出了“全职妈妈”的局限,重新找到了人生目标,现已成为一名“全能月嫂”。

   柴正群所感叹的诸多“讲究”背后是广东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制约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标准的缺失,由此形成家政领域“不好用”“不愿干”等一系列难题。如何破解?广东从标准搭建、技能培训、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多维度发力,多管齐下推动家政行业规范发展。

   三年来,十余个省级地方标准相继出台,规范家政企业经营和家政服务员服务,填补广东在这一领域中的标准空白;《“南粤家政”工程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2—2026年)》则围绕家政企业、家政从业人员、家政用户三个维度,为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整体指引,这亦是全国首个优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夯实“南粤家政”工程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探索。

   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南粤家政”工程充分调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完善多元化培养体系,加快培训评价标准建设,并且推动全省282家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南粤家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成立“南粤家政”人才培养评价联盟,打造家政人才培养评价就业全流程供应链。当前,全省已累计开发27个“南粤家政”培训课程标准,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保育师、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13个项目,越来越多从业人员有证可考、有补贴可拿。随着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家政服务需求的日益提升,高端家政人才的培养也势在必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南粤家政”工程以建立全覆盖的现代家政专业教育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家政技能人才队伍。据介绍,当前全省有200多所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在校生达15.8万人,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家政专业人才。不少院校、企业、培训机构等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学习引进国内外发达地区家政服务业先进技术、经验、师资等培训资源,推动家政服务与国际接轨。珠海凭借地理优势,邀请澳门家政协会的专家分享教学经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51家庭管家”采取国际化培养形式开设订单班,邀请菲律宾家政专家进行校企跟班式培训授课。

   与此同时,技能比拼的“练兵场”也搭建起来了,广东已连续两年举办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覆盖21地市,两年累计参赛人数超过8000人,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积极作用。

   有了高标准与练兵场,如何让标准“落地”且行之有效?2022年7月起,广东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启动“南粤家政”星级服务人员和企业认定工作,在全省范围遴选认定一至五星级“南粤家政”服务人员和服务企业,既为客户享受服务打造“一杆秤”,也激励家政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引导家政服务企业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要真正转变“不愿干”的观念,还需要向上打通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在广东,这样的路径也正在拓展。五星级“南粤家政”服务人员可以申报“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了;家政服务人员也能评职称了,2021年,共有16名“南粤家政”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荣获“省技术能手”称号,414名家政服务人员获得首批省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3人。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劳动者投身家政领域,“南粤家政”工程不断优化行业环境,提高职业保障水平,让从业人员工作有奔头、生活有保障、社会有认同。2020年12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将在家政服务机构从业的家政服务人员作为8类特定人员之一,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为更多从业人员撑起了“保障网”。

   积分入户等政策也在向一线家政人员倾斜,广州自2020年起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特殊技能、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范畴,满足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即可通过所在家政企业申请积分入户,并享受入户积分加分优待。此外,广州还推出全国首个家政服务业“商业+公益”保险保障新模式,制定《广州市家政服务“商业+公益”综合保险办法(试行)》,帮助家政服务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增强抗风险能力。

   人才队伍始终是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要支撑。从市场反馈来看,劳动者投身家政行业的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家政“不愿干”的问题正在逐步缓解,甚至一些高学历、跨专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据《2022年度广州市家政服务综合平台发展报告》显示,家政从业人员相较于2019年,男性比例逐步上升,群体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本科(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18.0%。

   精准发力 诊治家政服务“不放心”“不好找”痼疾

   劳动无合同、信用难追溯、服务难评测……家政服务领域的“不放心”“不好找”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痼疾所在。为此,广东围绕家政企业、家政服务人员以及消费者三端精准发力。

    对于家政企业,广东加大力度推广员工制引领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传统家政企业大多以中介形式开展服务,通常为“一锤子买卖”,缺乏对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以及后期的服务质量跟踪和管理,导致家政服务满意度差、矛盾纠纷多。员工制模式则让家政从业人员不再“打零工”,企业直接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费,可以更加规范家政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助力该行业高质量发展,使家政服务让市民更“放心”。

   三年多来,广东大力实施员工制家政企业引领计划,配套社会保险、吸纳就业、商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为家政企业减轻经营负担,“南粤家政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近100亿元。当前,广东逐步建立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诚信体系,完善“事前引导、事中监管、事后评价”工作链条,实现家政服务可查询、可溯源、可评价。2020年以来,广东加快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人员注册登记制度,省级层面全面推行居家上门服务证,家政人员可免费申领,客户扫码即可查询从业人员的详细个人资料,包括具体技能水平、体检报告、工作履历、个人信用记录等,同时还可以查询家政企业信用记录,实现知情消费、放心消费。

   广东各地市也结合自身情况,推出了相应的市级服务证,如在广州,“安心服务证”已成家政从业“标配”;在佛山,“居家上门服务证”和“放心码”一证一码不可少;在江门,客户的评价信息亦能够关联到家政人员的“安心码”,消费者有了评价权,服务好不好,自己来打分。此外清远、中山等地也都推出了各自的诚信卡。

    对于家政服务人员而言,服务证能够提升客户对家政员的认可度,也会让家政员感到更安心,并且服务证的获取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且通过考核,课程内容不仅有家政人员的必备技能、从业道德等,还会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让家政人员在从业过程中更懂得保护自己。

   目前,广东正在加快打造全省统一的“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网络系统,推动建立“南粤家政”全领域数据共享机制。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人社、商务、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通道,全量归集家政企业、从业人员服务信息,从下单服务到评价维权都有全流程、实名制管理,实现家政服务“可查询”“可溯源”“可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家政服务诚信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去哪儿找家政亦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直接话题。当前全省各地已经建设了700多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打造15分钟家政服务圈,对于消费者而言,1个电话15分钟家政服务送上门已经成为现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老幼关爱服务,实实在在地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可地图导航,也可一键电话咨询。不知道如何选择家政服务员和企业怎么办?地图还同步上线了广东最新评选出的星级家政服务人员名单。”日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服务管理局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了“南粤家政服务地图”,地图采取H5形式,涵盖全省已运营的基层服务示范站、家政超市、家政产业园、综合基地等700多家“南粤家政”相关服务网点。市民动动手指就能快速查找到服务网点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南粤家政”工程真正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家政服务,真正解决“不好找”难题。

   示范引领 补齐家政产业“不够强”“不够优”短板

   三年来,家政服务“小棋子”撬动民生服务“大变化”的作用不断释放,龙头企业的特色化发展、区域家政服务品牌的不断涌现以及供给渠道和载体的百花齐放,都让行业发展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有效补齐家政产业“不够强”“不够优”等短板。

   在市场主体端,精细化扶持举措让家政企业信心倍增,目前,全省共有家政企业逾2.68万家,比2018年翻了近一倍,从业人数比工程实施前增长了3成多。龙头企业的引领效应初现,广东持续开展标杆企业选树工作,已累计认定省级、市级龙头、诚信示范企业159家,累计安排奖补资金逾3000万元,助力更多家政企业走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目前,全省家政企业品牌连锁店的比例约占30%。“51家庭管家”成长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广东省好心家政集团、惠州拓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都配套建设了职业培训学院等业务模块,配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标准化培训设备,为打造家政服务高素质人才基地奠定了基础。银康(中山)科技有限公司从数字化老年健康照护切入家政行业,以家政基层服务站网络为载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数字化老年健康照护服务。

   陆肖华是珠海市家政龙头企业“我爱我妻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名家政行业的老兵,已有二十余年经验。谈到南粤家政工程三年来的变化时,她感慨道:“变化可大了!以前我们都是单打独斗闷头做。自从有‘南粤家政’工程,出台了家政领域的行业标准,大家都会按标准来做。市人社局组织我们参加招聘会、去外面学习开阔眼界,还举办企业经理人培训、师资培训,这些都给我们企业的经营提供了支持。”广州家庭服务行业发展协会会长朱德毅亦表示:“从事家政行业15年,我认为‘南粤家政’工程实施这三年来的变化已经超过了前面十几年。”

   龙头企业的集聚化、特色化发展也进一步擦亮了各地市的“南粤家政”金字招牌,“羊城家政”“肇庆管家”“五邑家政”“客家大嫂”“河源阿嫂”等一批家政服务品牌涌现,“放心家政”的口碑逐步打响。在扩大家政供给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就业,成为对冲疫情影响、拉动就业增长的新引擎。
    河源市以“月嫂”这个小切口,挖掘、培训、扶持“大湖月嫂”“船塘月嫂”“上坪月嫂”等一批家政服务品牌,推动实现就业创业大变化。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月嫂6000多人,其中农村妇女5000多人,目前在“双区”就业的河源月嫂已达2万多人,河源已成为“双区”月嫂的重要输出地。

   在渠道供给上,一大批服务载体涌现。江门建成了全省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入驻家政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创业孵化服务。河源建成全省首个“家政一条街”,实现“南粤家政”全链条产业化抱团发展,打造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湛江高标准打造“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目前已有51家家政企业入驻,先后多次组织有意愿的群众免费参加家政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能,共同推动湛江市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三年来,“南粤家政”工程坚持市场导向、多元培养,倡导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推动培训机构、技工院校、龙头企业等主体协同发力,围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项目累计培训近12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逾208万人次。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接下来,广东将持续擦亮“南粤家政”金字招牌,将“南粤家政”工程打造成为“生活上的百科全书、指尖上的便捷服务、制度上的广东模式、社会上的大众点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