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8:风采 家庭服务工作看似平凡单调,但对从业人员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却不低。且随着客户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还在不断升级。这些变化也在2015 年家服行业的各项比赛、评比中得到了体现。 从赛项来说,除了传统的家务技能比赛之外,比赛内容更加多元。 如山东启动首届“我的家政故事”大型电视演讲比赛,讲述家政服务员、企业经理人和家庭雇主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家庭服务职业风采。 在湖南启动的“全国最美创业家政人”评选活动,旨在通过展示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评选创业先锋,打造家政服务创业平台,促进行业发展。 从评比指标来讲,各类比赛的评比标准越来越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 第二届天津市巾帼家政、手工编织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项目比赛,实操考题采用了情景设定的方式,在特定情景中对选手进行全程考核,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选手的技能和水平。 京津冀首届家庭服务职业风采大赛由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才艺展示和演讲四部分组成,职业素质、才艺展示和演讲环节更全面地展示了家政员的综合素质。“河北省首届寻找最美家政员评选”,则主要从自信、美德美心、行业贡献三个层面进行考核。 在徐州市第三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家政服务组的比赛中,设置了插花赛项,考查的是选手综合素质中的审美能力。 从活动形式来看,比赛形式更加开放,灵活多样。 “2015 福建家政达人电视大赛”以“家服·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电视大赛的方式,让社会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家庭服务行业已经朝着规范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第四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上,除了服务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还附加了岗位实地考核,即对服务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列前十的选手,采用多种形式对其实际工作岗位服务进行考核。 不少比赛善于利用网络,开通微信投票、短信投票通道,调动更多家庭参与。一些比赛放宽条件,允许家政专业在校生报名,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家服行业。 同时,各类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省级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从业者参与。 1.5 万名家政服务员参加北京市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广西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历时5个月,设有家政服务员、焊工、茶艺师等10 个工种的比赛。湖北省第二届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17 支代表队的120 名选手参赛。贵州、海南等省的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参加人数较往届都有所增加。 2015 年,还有许多城市首次举办家政类职业竞赛。例如,四川达州举办了首届“巴山妹子杯”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新疆乌鲁木齐举办了当地首届家庭服务业技能大赛,23 家家政企业的选手参赛。 在大赛和省级、国家级的评选表彰中,很多优秀的家服从业者脱颖而出。在2015 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多名家服从业者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首次授予两位家政服务员。 对于家服行业来说,大赛和评选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树立典型、甄选优秀,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内推进规范化职业化,强化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对外增进社会和大众对家服行业的了解,提升行业社会评价,融洽从业者与客户的关系,传播正能量。 关键词9:家庭学科建设 2015 年11 月,由中华女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召开。会上,构建中国的家庭学科被一致认为迫在眉睫。 以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设置肇始于美国,100 多年前先贤们将“Home Economics”翻译成家政学,既与“Home Economics”的宗旨基本契合,也赋予学科中国传统治家齐家的理念。而现实是,目前家政被简单等同于家政服务和保姆,与家政最初被引进中国时的内涵和外延相去甚远。 有专家学者提出,需要重新定义家政的概念,建设中国的家庭学科体系,把家庭学科教育提升到公民教育、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的高度。2015 年,关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活动蓬勃开展。 在首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家庭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学科逻辑体系、建设路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有学者提出家庭学科应涉及家庭基础知识、育儿基础知识、高龄老人的护理、食文化、衣生活、住生活、消费生活等多个方面。 在江苏省家政学会“关注家庭健康·建设幸福社会”学术论坛上,专家就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收入、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还有一些家政企业也开始涉足学科建设。浙江三替集团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三替学院,2015 年召开第三届两岸家政人才培养研讨会,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实践中,学科建设的成效在家政专业学生的成绩与就业中得到检验。在《家庭服务》记者的镜头中,记录了这样一些片段。 2015 年宁波市首届家政服务技能竞赛上,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闯入决赛,并包揽母婴护理、家政保洁、介助老人、家庭烹饪四大赛项第一名。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家政管理方向)毕业生张启平,被邀请回母校介绍创业心得。他创立的家政公司已经正常运转三年,主营业务为居家养老和医院护工。 吉林小棉袄集团副总经理宋小舟完成了给这一年来企业实习的大学生的讲稿,他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专业。 中华女子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高级家政管理)专业又一届学生开始了实习,在他们三年的学习期中,有一年时间在家政企业岗位实践中度过。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产业实践,还需要相应的理论架构做支撑和指引,否则产业发展将始终停留在埋头拉车的初始阶段。与此同时,还需要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兼备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方能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而这些都离不开相关专业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家庭学科必然要有三个基本要素:研究对象,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理论体系,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研究方法,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建设既需要创新的理论勇气,需要学科体系、专业设置的融合智慧,更需要服务现实生活的实践精神。 关键词10:技术 2015 年被称为家庭机器人推广与普及的市场元年,研究开发及生产家用机器人的企业裂变式增长。 目前,市场上接纳程度最高的为扫地机器人。国内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在2015 年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超过10 万台,销售额突破3.15亿元,成为生活电器类目销售冠军。除了扫地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集团旗下子公司SBRH 战略注资145 亿日元,约合7.3 亿元人民币, SBRH 拥有全球首个能读懂人感情的护理机器人“佩芭”。“佩芭”每款售价19.8 万日元,另加每月1.48 万日元的上网费。首批1000 台在1 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青岛海尔投资的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布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哇哦”,此款机器人与华为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可实现陪伴、监测以及家居控制三方面功能。 在北京中关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双创周)上,一款家庭服务机器人爱乐优颇引人注目。其能远程监控、远程通话, 控制家电及室内温度湿度等。育儿功能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 同时,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走进家庭生活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四川长虹发布“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整体应用解决方案。联手小区物业构建物管平台,衔接水电、门禁、日用品送到家、家政、保姆、ETC、车位等服务端口。 在2015 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推出机器人助理——度秘,在广泛索引真实世界的服务和信息的基础上,依托搜索及智能交互技术,不断学习和替代人的行为,媲美专职秘书。 有专家预测,2017 年。全球消费的机器人产品总额到将达到65 亿美元。家庭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各类更高难度的家庭生活服务逐渐成为可能。目前家庭机器人大体可以分为初级小家电类机器人、幼儿早教类机器人和人机互动式家庭服务机器人,再将其细分为保洁、电器、娱乐、厨师、搬运、移动助理等类别。 机器人需求和市场增长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更新以外,人工成本上升、服务需求改变、便捷性等也是原因之一。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将逐渐被机器取代。在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机器管家》中,机器人安德鲁不仅会做家务,更具有人类的思维和感知能力,能与服务的家庭成员谈心。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样的场景在未来很有可能实现,一些复杂的劳动,如陪伴、聊天、情感交流、幼教都有可能由机器来完成,大白和哆啦A 梦这样的暖心机器人也很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童年玩伴。 那么硬币的另外一面,则是家庭对于人工服务需求的减少。尽管现在定论家庭机器人将取代保姆还为时过早,但不能忽视的是,家庭服务的具体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相比机器的便捷性、可掌控性、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家庭对于上门和住家服务的选择会更加慎重,对于家庭服务员的技能要求也会越来越精细,这对家政企业和从业者是新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的进步让家庭服务从业者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安全。例如传感技术和GPS 技术, 让老人的看护更加及时;自动控制技术被运用到病患护理中,让翻身、大小便处理不再是难事;蓝牙技术、智能感应技术等,让宝宝看护更加精准…… 人们常说,技术改变生活,在2015 年,我们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技术改变家庭服务,大大提升家庭服务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