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就业 > 业务专题 >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
    

回顾2015 家庭服务业十大关键词之二

信息来源:2016.02《家庭服务》编辑部 时间:2016-02-16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4:互联网+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势头,互联网对生活的渗入程度越来越高。打车软件鼻祖Uber 的模式被运用到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2015 年O2O风头无二。

  围绕生活服务,从最初的上门外卖,O2O 开始向洗衣、美业、按摩、洗车、家政、做饭、生鲜派送、维修、房屋、搬家等各类服务延伸。大批创业企业涌现,互联网巨头加入,其中e 家洁、阿姨帮、小马管家、58 到家、云家政等成为互联网家政企业中的代表。尤其是58 到家借助58 同城和赶集网的流量优势,再加上强大资本的支持,让家政O2O 领域的竞争迅速白热化。

  互联网生活服务企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台模式,一种是垂直模式,但最终都瞄准的是社区和家庭入口,以及入口背后无限的商业空间,互联网家政企业也不例外。

  两种模式还有待检验,而互联网惯用的模式、手段已经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补贴大战换不来用户的忠诚度,LBS 无法让阿姨和用户之间“一见钟情”,homejoy 的倒下让一个事实更加清楚,线上那个“O”的优势并不会必然延续到线下那个“O”。

  我们也看到,很多互联网家政企业在线下发力,在服务标准化、阿姨培训与激励、业务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尝试。虽然这些做法似曾相识,因为线下传统家政企业早就采取了这些策略,但仔细分析后,却又会发现,互联网创业者在企业内部管理、流程设计、信息技术运用和业务创新等方面却更胜一筹,并且他们的尝试已经让阿姨和雇主这两大用户的体验得到了提升,百度和360 数据证明用户开始运用互联网做出家庭服务购买决策。

  到了2015 年下半年,生活服务O2O 领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是资本寒冬到来,必将会有一批企业挺不过这个冬季,二是BAT 一边布局,一边“收割”,并购、合并的出现,让市场格局悄然改变。

  而在线下家政企业,我们更多看到的是“+ 互联网”的尝试。由于传统家政企业整体规模偏小,鲜有企业选择平台模式撬动整个市场,多采用对传统业务实行线上线下交易闭环的模式。

  不少企业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对接,或接入相关平台,或开设线上商店、开发相关App 等。更有不少企业在冷静分析自身短板和优势后,在互联网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位置。如有的企业利用自身门店优势,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成为“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提供商;有的企业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在加盟店之间实现需求和阿姨的资源整合,提高效率;有的企业从原有优势业务中移植标准、流程和经验,在新业务领域尝试互联网化,推出“金管家”这一新的服务模式……

  从最初面对互联网的恐慌、抵触、不信任或盲从,到2015 年,越来越多的传统家政企业已经能比较理性地分析自己与互联网同行的优劣势,比较理智地看待“互联网+”,对新技术新工具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好奇心和热情。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线下企业的探索,其实是线上线下从以前平行的两个面,开始逐渐走向交集,应该说,在不远的将来,不会再有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或线上线下企业之分,而是依靠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后的新型现代企业,甚至会出现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尽管模式是新的,服务是新的,但其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更有效地为消费者的体验和价值服务。这个变化不仅对传统企业是挑战,对互联网企业也是挑战,如果无法适应,都会掉队。所以极致、创新、颠覆的互联网精神对现在的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常态,如果不能有效地提升整体效率,即不能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标准化,那么必然会在这一轮互联网浪潮中成为被淘汰的“传统企业”。

  关键词5:规范化、职业化

  2014 年,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8 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的发展路径。2015 年,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关于开展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印发,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省级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依托所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家庭服务培训,中心城市在家庭服务体系建设中,利用现有培训机构和资源,建设家庭服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行业规范化建设加强。新修订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标准》得到宣传推广,并正在研究制定和推行家庭服务相关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两项国家标准。各地家庭服务标准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当地第一个家庭服务标准。同时,依托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在行业内积极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中国商业联合会向全国商贸服务业发出了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倡议,发布了《全国商贸服务业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公约》。

  两化建设基础工作得到夯实。人社部统计调查中心根据部际联席会议“加强家庭服务业统计工作,为相关决策提供服务”的要求,完成首次家庭服务业调查试填工作,开发并试用了家庭服务业调查软件系统。“上海家政服务人员登记注册卡” 注册成功13.7 万人,并将在此基础上推出家政企业和家政员的排名制,与薪酬标准挂钩。福建省商务厅组织开展的“树十强、立百家、彰千星、信万人”优质家庭服务活动中,建设了诚信服务管理平台,重新收集录入全省家服从业人员数据。

  同时,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深化,重点开展了“家庭服务进社区”工作,建设了一大批社区家庭服务站点。家庭服务行业文化建设形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家庭服务企业主动悬挂“中国家庭服务”标识、张贴相关宣传画,各地家协组织开展培训、宣传、志愿服务、竞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家服文化传播到更多从业人员心中。

  2015 年11 月,《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旨在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意见》明确了标准化建设的五大任务——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加大家政服务标准的宣贯培训,加强家政服务标准的实施监督,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

  职业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与市场需求仍然有一定差距,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认同感低;行业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

       “十三五”时期,“ 两化” 建设将继续是家庭服务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将从行业标准制定、市场秩序规范、诚信体系建设、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从业人员培训、专业人才培养、领军人才开放等各个方面,推动行业规范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