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返岗率达90%以上,粤东西北超过95%
春节过后,广东各地的工厂陆续开工。企业招工难和工人找工难的问题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2日下午,广东“工人在线”第二十八场在线交流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四楼访谈直播间举行。本场活动的主题为:倾听工人心声——关注节后就业问题。
嘉宾
杨敏 省总工会副主席
胡登峰 省人社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
曹东东 陆逊梯卡华宏(东莞)眼镜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薛莹荣 广东芳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乐 特约评论员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实习生 洪海 网络编辑 彭晓枫
数据:企业员工返岗率达90%以上
主持人:请胡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广东今年的用工缺口数据统计出来了吗?今年哪些行业缺工最严重?
胡登峰:今年的情况来看,各地监测上报数据,节后我省劳动用工市场出现一定的缺口,八成是普工,企业招工也多以补员为主,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截至3月1日的一组最新的返岗返粤数据,节前外省务工人员返乡超过1030万,3月1日已经返粤960万人,占节前返乡总量的93.2%,同比基本持平。
截至昨天珠三角九个地市企业员工返岗率达到90%以上,粤东西北超过95%。随着外省异地务工人员入粤返岗,加上本省新成长劳动力的补充,目前用工缺口逐步收窄。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大概是30-40万的常态水平。由于今年宏观经济下行以及调控影响,我省一些行业比如说产能过剩的钢铁、船舶、煤炭等行业,这些行业吸纳的劳动力还是比较少。同时我省出口导向型行业,金属、陶瓷、电子等行业,因为生产经营的压力比较大,用工需求也没有那么大。
主持人:今年广东企业用工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呢?胡登峰:去年以来比较明显的有3个特点。因为广东受两个大环境的影响,一个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现在进度也比较快。第二个就是国际市场经济下行,出口减少,这对我们的产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广东作为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作为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类型,现在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总结来看,主要是一降、一优、一升。一降主要是指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人工成本上升等的约束影响,节后用工规模同比有所减少。一优,指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创新激励机制。一升就是企业的用工稳定性不断提升,从我们监测的数据来看,企业在岗员工的流失率同比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节后返岗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员工返岗率已经超过了90%,这还是相当的稳定。
渠道:到场嘉宾支招找工作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支支招,现在找工作最方便、快捷、安全和有效的渠道是什么?杨敏:我们工会一直高度重视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有这么三个渠道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是省总工会已经连续多年,跟省人社、妇联等单位开展春风行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一个供需见面的平台。2016年我们继续开展春风行动,部分市县已经在开始实施,为春节后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农民工,以及有招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服务。第二个渠道是全省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和帮扶中心,跟人社部门实现了招聘信息的共享,扩大了信息来源,更方便职工找工作,所以职工也可以到我们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或者是工会的职介所去找工作。第三个渠道,广东工会已经连续多年在全省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月活动,这是全国总工会要求全国各级工会为职工就业创业开展的一项活动。
今年全总活动已经在2月18日,也就是正月十一开展了启动仪式。这次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邀请了十个省市的企业,在四川泸州市举行的。启动仪式首场招聘会有四百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了三万多个就业岗位,有两万多职工进场找工作,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是6775人,应该说成效还是非常不错的。
曹东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实最简单、最有效的渠道就是门口的现场招聘。大部分的工厂现在都会将招聘信息张贴在厂门口,对于求职者来说有几个便利,首先这里的信息是最准确的,比如说像我们公司,每周都会将我们的招聘信息更新在厂门口,包括部门、岗位、要求,甚至是薪资待遇都会写的很清楚,应聘者可以一目了然得到他们想知道的信息。第二,这个流程最快。一般工厂都会在当天安排面试,而且会通知面试结果,接下来就会立马通知第二天安排进行体检,体检合格之后就会马上进行入职相关流程。第三,不用担心受骗。求职者和工厂招聘同事直接面对面沟通,没有任何中间机构,这是可以让求职者放心的。
科普:机器换人应该辩证看待
主持人:“机器换人”实施后抢了工人不少岗位,会导致今年工作更难找吗?请胡局长简要介绍一下去年广东地区“机器人”或者“机械手”在企业中的实施情况如何?对企业用工造成哪些影响?
胡登峰:机器换人确实会对普通劳动者、普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要辩证的看待。首先它有利于减小低端劳动力用工规模,比如说东莞市测算,每更新20万元的机器,可以替换4.5个劳动力,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计划全市每年预计可以减少4万人的普通岗位。但是好的方面来说,企业推行机器换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的质量,提高了人均薪酬待遇水平,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用工缺口和员工流失情况,那么用工的稳定性就在增强,全省企业用工监测也显示,企业员工季度流失率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说明稳定性也是增强了。第三,机器换人虽然导致了制造业普工的减少,但是它同时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调查显示通过机器换人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服务业的行业,从制造业的低端进入服务业,也有利于解决服务业企业的招工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利大于弊。
解惑:不用担心生“二胎”被解雇
主持人:网友“嘉欣妈妈”说,由于去年公司倒闭失业,小孩又刚上小学一年级,于是就顺势休息一年带孩子,如今想重新找工作,发现今年找工更难,最近一次,面试官问我有没计划要二胎,我老实答了“随缘”。失败了几次,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年龄大了,二是现在刚实行二孩政策,要请人的公司担心请了个累赘,就宁愿放弃我。现在问题来了,为了成功应聘,如果我隐瞒想要二胎的私心,将来会有什么后果?雇用我的公司会不会以此为借口炒我鱿鱼而不必负任何责任?
薛莹荣:首先在法律上,生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道德上来说也是人类传宗接代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任何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对合法的生育行为有歧视或者是质疑。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企业出于企业用工成本的考虑,因此在用工的时候有意对到了育龄期的女职工设置一些入职的障碍,所以就造成了很多女职工在就业中出现了机会不公平。我国法律也给予育龄女职工特殊的保护,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中有一条,关于女职工到了孕期、产期、哺乳期,也就是常说的“三期”,“三期”阶段女职工要承担生育方面自身身体的,或者说经济方面的压力,因此法律对“三期”期间的女职工有特殊保护,在劳动合同法中有多条明确规定,在多种情况下不得对处于“三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任何企业都不能够违背这样的规定。
这位网友所提到的,担心万一以后生了二胎,公司会不会因此解雇她?既然法律有这样的强制规定,企业也不应该做出这样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果企业一旦违反法律,作出相应的违法行为,法律也会给其相应的惩罚。当然我也是建议,她也有说想隐瞒这种情况,我建议各位求职时陈述基本情况时还是要本着诚信原则,诚信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祝愿这位网友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链接
”工人在线”2016年1月份重点关注的十件事办理情况,涉及工资8件、社保和住房公积金1件、其他1件。经各级工会和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目前已办结3件,办理中7件。
总策划:黄业斌 莫高义 陈宗文 张东明
总指挥:王更辉 郭泽宇 王垂林 胡键
总统筹:郎国华 柳剑能 陈宝平 邓红辉 许平坚 蓝云
执 行:罗凯旋 姚文军 廖志辉 黄应来 张 迪 彭晓枫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