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到了高校毕业生离校的日子,他们真实的就业状况如何呢?去年7月份记者走进广州6所高校的部分热门专业了解毕业班真实的就业状况,那么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今年,本报记者再度走进广州6所高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对今年已经毕业的一些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记者发现,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就业寒冬”之后,今年以来,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趋向好转,许多毕业生早已在毕业之前就签约了较为满意的用人单位。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环境好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各高校也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当前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需求。
当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不必灰心,因为下半年还有很多机会。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7月16日到年末,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继续组织开展以“一企一岗 互济共赢”为主题的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全省将组织5万家以上各类企业参与活动并确保每个企业提供一个以上优质岗位和吸收一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
计算机专业 机械专业都吃“技术饭” 出身不重要
【计算机专业:最不被看好的专业薪情依然不错】
麦可思——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其中,尽管风光大不如前,但填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有前仆后继的趋势。原因有三:第一,计算机仍然是人们最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想象的“高新技术专业”;第二,计算机专业就业覆盖面广,几乎能够进入所有行业,对于很多没有明确的职业梦想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万金油”专业;第三,在计算机普及低龄化后,它早早在一些城市的学生中培养出了自己的忠实追随者,他们因热爱而选择。
计算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紧俏时代已经过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这些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其次,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不过计算机的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现在还分离出了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
就业情况两极分化
主人公:招同学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就业状况:约20%进入国企,大多数进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IT公司
主要就业方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网络维护
华师的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一个班,共80人,其中包括10名国防生。招同学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签约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佛山分院。他感觉整个求职历程相对顺利。
据招同学介绍,相较于计算机学院的其他专业,网络工程的就业情况处在学院的偏中下水平,因为一方面他们班人数较多,另一方面同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力较好与偏弱的同学各占一部分,而在求职过程中,能力强的同学容易找工作,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多次碰壁。到毕业时候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大概是40%。但是,有许多同学在毕业之后不久就签约了,因此,实际上,今年的就业形势反倒是不错的。班上大多数同学进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IT公司。招同学表示,计算机的就业主要有三类职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网络维护。更多同学选择了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职位。
对于计算机类的专业,招同学的印象是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因为计算机技能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需要的,因而需求量大,如今年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大型国企招聘人员不少,班上有约20%的同学进入了这些国企;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月薪在广深可达4000多元,在佛山等二线城市也有3000多元,已经是较高水平。大家对此也普遍比较满意。
“出身”不一定决定薪水
主人公:汪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信息安全专业
就业状况:出国、读研共有15人左右,其余大部分已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国企、IT企业、银行IT部门、公务员
汪同学班上有48个人,出国、读研共有15人左右,就业主要去向是国企、IT公司、银行IT部门,有的考上了公务员。在大三的暑假,小汪去了广州某科技公司当技术部助理,整理文档,写招标文件等。汪同学说,实习时公司软件部的两位经理“薪水差不多,都超过一万元了。但一个是清华毕业,而另一个只是中专毕业,都是做技术的。当时很惊讶,本以为清华的肯定很厉害,所以出身不一定决定将来的”。汪同学收到了金蝶等公司的Offer,但最后却选择了在中大工学院网络安全中心做助理,写技术文档。
大部分同学都就业了
主人公:林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读研、留学的5个同学,其他的都就业了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
林同学班上内招生与外招生加起来大约40人,除了读研、留学的5个同学,其他的都就业了。主要去了建行、工行、中行等银行,还有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从事软件类的工作。
小林目前在广州一家公司做软件类的工作。小林在分享他的求职心得时说,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而且要用心准备面试。小林谈到电信公司面试时说,“在第二次单面时,我先给面试官看我的个人概况和经历的简历,而等到他考察我的专业知识时,再给我的技术类简历,让他觉得我用心准备。”
一提到机械类专业,大家就不免将工厂里满身油污的工人联想到一起,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在机械类机械专业面前望而却步了,转而去挤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直到三四年后看着机械专业毕业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时才后悔不已。
据了解,近年,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相当大,就业率基本为100%。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排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前几位,其中要数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最“吃香”。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工作;也可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机械专业一般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机械专业:市场需求大就业100%,机械行业招人层次高】
主人公:小张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
就业状况:有四分之一的人定向就业,还有部分是读研、出国深造,其余都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外企、制造行业、科研院所
小张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他谈到机械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班上的同学有四分之一的人定向就业,其余的大部分或者是读研、出国深造,或者进入了外企、制造行业工作,也有的到科研院所工作。
小张应聘到了广州市一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职位,在他看来,机械行业所招的人才层次都挺高,待遇也不错,但同时也非常强调技术性,并要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应聘者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主人公:赵同学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
就业状况:就业率在90%以上,其余出国留学和读研
主要就业方向:设备维护、数控维修、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
赵同学介绍,他们学院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班上除了出国留学和读研的同学外,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由于机械专业具备广度适应性,除了一些人应聘到广州、珠三角等地区公司的设备维护、数控维修、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另外一些人还实现了跨专业和跨行业就业。
赵同学成功应聘到广州一家日系汽车公司。他认为,现在的机械人才已经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具有开发能力的技术人才也成为了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金融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都吃“金融饭” 有证差好多
【金融专业:继续领跑毕业生起薪榜】
日前,一家招聘网站发布的2011年应届毕业生求职报告显示,金融业就业毕业生继续领跑毕业生起薪榜。不仅就业前景十分明朗,由于金融业在经济链条中所处地位关键,所以该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就业的高“薪”区。尽管薪酬可观,不过金融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业完成之后要想立即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并不容易,因此就业前景好不好还得取决于自己有多大的分量。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些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给大家的建议是多考一些从业资格证书,多参加一些实践,大学期间要学好英语、会计、法律等课程,本专业的课就更不用说了。
从这些金融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大型国有银行、证券公司,尤其是备受同学们青睐的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首先锁定知名高校。除院校背景之外,能够用英语或其他语种熟练交流,处理业务是进入高层次金融单位的敲门砖,也是在工作岗位获得较高层次发展的必备条件。
薪资水平普遍都是两千多元
主人公:欧同学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几个保研或考研的,现在基本上都已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管理等领域。
欧同学曾在广州的一所证券公司实习,并最终被该公司录用。在谈及自己的就业经历时,欧同学袒露,自己也曾投过其他企业的简历,但并没有像不少同学一样“海投”,而只是挑选了几个自己比较心仪的职位投递简历。因此,这名新进的上班族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也比较满意。据欧同学介绍,华师的金融学专业有70多人,除了几个保研或考研的,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进入了银行从事金融工作,其次是证券公司,再有少许进入了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而现在大家的薪资水平普遍都是两千多元。
与欧同学留在广州不同,很多同学都选择在佛山、东莞等二、三线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欧同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广州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太大,就业门槛也更高。相对而言,在佛山、东莞找到的工作的待遇可能比广州更好一些。欧同学认为,金融学专业选择读研的并不多,因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都能进入银行从事柜员、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或者一些后勤行政工作,而本科与硕士就业的区别可能更多在于支行、分行与总部的区别。
金融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广
主人公:王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金融专业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证券公司、公务员、企业人力资源。
王同学说,金融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广,他们班有120个人,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去了证券公司,有的考上了公务员,也有的在企业里做人力资源。小王大三、大四的时候也去过两家银行和一家证券公司实习。
王同学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做证券分析。王同学告诉记者,他还收到深圳发展银行和民营投资企业的offer,但由于对证券的兴趣,加上专业对口和收入等考虑,他最终选择了证券公司。他觉得虽然证券公司比较辛苦,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对长期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面试还要准备英文问题
主人公:陈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金融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10多个继续深造的同学,内招生基本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
陈同学所在的金融班内招和外招共有84个人,除了10多个继续深造的同学,内招生基本找到工作,主要去了银行、证券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去了保险公司。小陈在求职面试中,比较难忘的经历是一周来回坐了两次飞机去杭州面试,当时正值期末考试,一边要准备面试,一边还要兼顾学习,时间很紧张。当时,还收到其他银行的面试通知,但由于与期末考试时间有冲突,他放弃了农行和工商银行的面试。给师弟师妹的建议是,当学习和工作冲突时,要懂得取舍。
陈同学的求职目标还比较明确,准备较为充分,投了四个简历都收到面试通知,相比起其他的同学,就业显得相对轻松些。他对师弟、师妹的建议是,面试不仅要准备中文问题,还要准备英文问题。“当建行的面试官用英文问:‘可以问几个英文问题吗’的时候,我有点傻掉了,只好说OK。”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当学生干部的经验使他临危不乱,还是较为从容地用英文谈了一下与人相处的看法。“要准备好英语问题,若听不清问题要保持镇定,尽量回答,不能冷场。”
大部分人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
主人公:晓琳同学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
就业状况:基本上都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各大银行、信用社、国有企业。
晓琳所在班级的其他同学如今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并且不少人都找到了各大银行、信用社、国有企业等稳定且薪水不错的好工作。
有一天晓琳在网站上看见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公布的招聘信息,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和“打酱油”的心态,给自己报了名并找了几份往年的考题来做,看到考题的时候晓琳觉得题型比较复杂并且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尽管对自己没有太大信心,但她还是找了联考的“红宝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准备工作。笔试结束后晓琳被通知等待进入面试,面试考官除了问她三个金融学的专业知识的问题之外,还问了她日常的兴趣爱好以及一些个人情况,晓琳都一一应对自如。结果,她顺利被录取了。
研究生就业面更广层次更高
主人公:阿波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
就业状况:大部分人顺利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
阿波是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的学生,他谈到金融在华农算比较热门的专业了,能去读的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今年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已经顺利就业,大家总体上的就业方向包括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职位。
阿波认为,那些获得了某方面职业资格认证的毕业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面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金融分析师、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阿波目前已经顺利拿到了天河区一家证券公司的offer。大四上学期,阿波就参加了学校“就业直通车”的求职训练营,他一边进行找工作的准备,一边利用周末培训,通过职业化、系统化的训练学到了许多求职技巧,并与自己的应聘相结合,成功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一直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大家填报的热门专业之一,可记者调查却发现,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并不那么乐观,麦可思-2011年度就业前景调查也显示,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就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什么近几年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显得供过于求,就业前景堪忧?其实,造成外经贸类专业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由于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亦受影响,需求减少。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使得人才显得相对过剩。
其实,国际经贸行业的用人需求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持续增长的,不过如今这一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敲门砖】
就业形势良好不少人进入名企
主人公:小志同学(化名)
班级:中山大学国贸专业
就业状况:6名同学继续深造(包括读研和出国留学等),其余的基本选择了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外企、外资银行、国企等企业的销售、营销、人力资源、咨询岗位
小志同学(化名)是国贸专业的学生,他们班有30个同学。他们班中有6名同学继续深造(包括读研和出国留学等),其余的基本选择了就业。国贸班同学的就业方向以外企为主,其中包括一些较为知名的公司和银行,也有一部分同学去了国企,从事的岗位一般是销售、营销、人力资源、咨询等。小志同学表示,今年中大国贸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基本找到工作,其中有不少较为知名的企业。小志同学目前在达能公司工作,在实习中获得的项目经验以及待人处事能力,使他在求职中拥有优势。
不少人离开广州回生源地
主人公:王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国贸专业
就业状况:5人读研、出国3人,其余都就业了。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投资公司
暨大国贸专业总共145个人左右,分为三个班。30多个内招生在一个班,剩下的外招生分为两个班,主要是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内招生班的王同学告诉记者,他班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班上除了读研的5人和出国的3人外,剩下的都就业了。就业的同学有6个回生源地,剩下的在深圳、东莞、江门、中山、佛山、湛江等一些地方。小王说,同学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银行和投资公司等企业,例如在工行、建行、农行等当营业员,有的在网易做游戏策划、在宝洁做人力资源等。就业的同学当中,还有一部分去了事业单位,王同学便是其中一个。
小王认为,现在有些同学是不想找工,担心被歧视、找不到合适的,甚至逃避找工作。其实,找工作并非很难,只要你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地去找、去做、走出去。好工作是等不来的。
专业虽然很热门但竞争也相当激烈
主人公:萌萌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就业状况:近四分之一的同学继续深造,其余基本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跨国公司、外贸公司、外向型企业、银行、证券公司、政府外经贸部门
萌萌谈到,据她了解,身边同学的去向多为跨国公司、外贸公司、外向型企业、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或政府外经贸等部门工作,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准备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已经应聘到广东某外贸公司的萌萌,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强调说,积极的态度才是求职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萌萌认为,国际经贸专业虽然很热门,但求职的竞争肯定也相当激烈,而且,目前外贸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是通才,所以接下来她打算考外贸业务员的资格证书。
制造业喜用工科背景、英文好的毕业生
主人公:小李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主要就业方向:国内贸易公司和大工厂、外企外贸公司。
小李班上的同学,去向差一点的是在国内工厂做跟单;中间点的工作是在国内好的贸易公司和大工厂跟单、采购、船务;好一点的工作是在外企外贸公司。小李选择去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从事市场销售工作,虽然销售工作这一工种与他的专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和小李一起参加应聘的还有许多英语专业和工科专业的学生,小李感觉到一些大的制造企业都乐于选择工科背景并且英文好的毕业生来做业务,所以他主动寻求新的突破口,也找到了今后新的方向。
中文专业法学专业 都吃“文职饭” 别做“万金油”
【中文专业:就业状况比往年好转】
本版撰文:记者李琼、邓仲谋、黄瑶 校园通讯员林家宝、李颖浩、曹得宝、王婷婷、陈园婉、张迅
中文专业是一个具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个传统的就业强势专业。而今,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择业境地。面对中文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很多人不禁要问:中文专业毕业生过剩了吗?记者对广州几所高校的中文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过剩,素有“万金油”之称的中文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阔,就业状况也比往年有所好转。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日前公布了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其中文学门类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211”高校已经达到85%至90%,非“211”高校也达到80%至85%。
毫不夸张地说,学中文的可以供职于任何一家企业,国家党政机关、科研部门、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地方高校、中小学、军队、企业等都是中文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不过这些已找到工作的同学给大家的建议是,选择中文专业,一定要为就业做好两手准备: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最好培养一技之长,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有意向做老师,基本上都能实现
主人公:张玉娜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状况: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老师、行政人员、新闻媒体等。
张同学目前在一家上市企业当行政文员。她告诉记者,她们班上今年共有45个毕业生,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就业,只要眼光不太高,都能找到工作。班上只有五六个学生回自己的生源地做老师,而且本专业的同学如果有意向做老师,基本上都能实现。
她表示,有部分同学在试用期对新的工作不适应,就考虑先停下来休整,过一段时间再找工作。另外,也有的同学想办理暂缓就业,虽然他们不一定都是真的需要办理此手续,但不知为何,今年同学对走出社会工作的渴望不是特别大。她建议,找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形象,绝大部分公司对个人形象都还是很看重。
中文系男生好找工作
主人公:林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中文系
就业状况:选择读研、出国留学等深造的同学有30多人,考上公务员的有15人左右,其余大部分都去了企业。
主要就业方向:中海油、烟草局、供电局、中建三局、中国电信等国企。
林同学说,他们中文系145位同学当中,选择读研、出国留学等深造的同学有30多人,考上公务员的有15人左右,其余大部分都去了企业,当中包括中海油、烟草局、供电局、中建三局、中国电信等国企。相比起中文系女生,男生找工作相对容易。林同学说,27个男生除了深造和考上公务员的,基本都去了国企,女生则多数分散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林同学如今在某地烟草局工作,他说,报社等实习经历对他找工作比较关键,实习期间尽量多发表一些文章对就业较有帮助。
说到求职心得,他表示,中文系的同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为广泛的爱好。他说:“中文系的师弟师妹,在掌握好本专业的学习之余,平常不要忘了腾出时间培养才艺。”
应聘媒体实事求是很重要
主人公:陈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中文系
就业状况:有十几个继续深造,其余基本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以国企为主,私企、外企为辅。
暨大中文系包括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共有70人左右。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陈说,班上有十几个继续深造的同学,就业同学则以国企为主,有的去了佛山移动、佛山电信。有去了私企的,也有去了日立电梯等外企。他们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文秘、综合管理岗、采购等。
小陈说,求职的时候,佛山日报的面试经历让他发现诚恳的重要性,所以在面试深圳市光明新区电视台的时候,他实事求是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当时面试他的是一位很有经验的主任,他很欣赏小陈这种诚实、不隐瞒的态度,于是小陈顺利获得这份工作,在电视台当一名记者。
做公务员去媒体的居多
主人公:黄同学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中文系
就业状况:班上目前仅剩下几个人还在选择中。
主要就业方向:公务员、新闻媒体、文秘助理。
华南理工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黄同学表示,今年同学们的就业情况还不错,班上目前仅剩下几个人还在选择中,但据她所知他们也都拿到了好几个录用通知,而其他的同学则是以选择公务员、新闻媒体、文秘助理之类的工作居多。黄同学早在去年12月份就已经签约一家网络新闻媒体的编辑工作,如今工作了大半年的她已经成为了所在部门的主力军了,刚刚拿到毕业证的她不用见习就可以直接转正。黄同学谈到她之所以选择从事媒体工作,是因为想要趁年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多数人到企业做文职工作
主人公:赵同学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
就业状况:90%以上的同学顺利就业,剩下的同学打算继续读研或出国留学。
主要就业方向:企业文职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的赵同学说,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顺利就业了,剩下几位没找工作的同学已经打算继续读研或是出国留学了,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去到公司从事文职工作。赵同学在5月份的时候签了天河区某中学任语文老师,他说自己之所以成功应聘上这份工作,与大学期间做家教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就是在跟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求职经验,凭借着优异的笔试成绩以及自信从容的应聘演讲,最终成为一名教师。
去银行工作的挺集中
主人公:谭同学
班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高级涉外文秘)专业
就业状况:去银行工作的18人左右,大部分同学进入外企或国企从事文秘助理类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以外企居多,且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据谭同学介绍,广外的这个专业从全局来看总体就业情况较好。其中去银行类工作的共18人左右,呈现集中态势。该专业考研的同学虽不多,但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考取了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另有大部分同学进入外企或者国企从事文秘助理类工作,以外企居多,且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待遇都不错。出国留学的同学也有十几位。
法学专业经过短短几年的迅猛扩招之后终于“积劳成疾”,已经连续两三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近公布的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法学专业就业情况仍不乐观,非“211”高校就业率不足80%,“211”高校处于80%至85%之间。麦可思——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也把法学列入其中。
法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法学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专业而言,毕竟出路较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造成这种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法学学士、硕士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而通过率又极低。二、公务员职位有限,一个岗位有几十上百个竞争者。三、专业性强,转行发展困难。因此,近几年法学专业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异军突起,考研也被视为许多该专业学生逃避就业的“救命稻草”。
【法学专业:就业率连续两三年垫底】
就业形势跟去年一样严峻
主人公:杨计添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三名继续读研外,大概还有六人未落实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公务员和律师助理
杨同学目前已考取公务员,就等着办理入职手续了。他们班今年有39名毕业生,除了三名继续读研外,大概还有六人未落实工作,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公务员和律师助理。他认为,今年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跟去年一样严峻,主要是因为法学行业的市场相对饱和,而且很多工作需要工作经验,使得法学专业就业相对困难。杨同学之前一直在准备考研,所以到了今年2月份才开始找工作,找了将近一个月还是没有什么收获。然后3月初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总的来说我找工作的时间不长,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是我觉得工作的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多投点简历,跑多几家单位去面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就业压力大,读法学要做好考研的准备
主人公:中山大学法学专业黄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法学专业
就业状况:50%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包括国内升学和国外留学,其余选择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公务员
黄同学班上有220个同学,50%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包括国内升学和国外留学。她认为,法学的就业压力比较大,选择念法学院的话,恐怕要做好读研的打算。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法学专业的同学就业。这些同学主要的就业方向是银行、企业和律师事务所,还有一部分考上了公务员。法务和普通岗位都有,普通岗位略多,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银行柜台等。当很多同学希望留在广州就业的时候,小黄却选择了回生源地。不久,她将成为一名公务员。
大部分同学都就业了
主人公:饶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法学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2个同学读研以外,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就业了。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律师所、知识产权代理、担保公司、公务员
饶同学说,他们班有20人,除了2个同学读研以外,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就业了。去向主要是银行、律师所、知识产权代理、担保公司,也有考上公务员的。关于实习经历和求职之路,饶同学告诉记者,他去过人民检察院、地方税局等机关单位实习,目前在一家担保公司工作。
大部分同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主人公:阿彦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法学专业
就业状况:大部分同学都就业了
主要就业方向: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考公务员、企业法律顾问。
阿彦在谈到身边其他同学的就业情况时说,班上有近十位同学去到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其他的同学有的考公务员进入法院工作,有的应聘到公司成为法律顾问。阿彦和一家天河区的证券公司达成了协议并签约,现在跟着部门的资深律师实习,同时也准备着今年9月份司法考试的备考工作。
很多同学都报考了公务员
主人公:潘同学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
主要就业方向:很多人都报考了公务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同学并不多。
潘同学称,今年班上有很多人都报考了公务员,其中有人因此而放弃了其他已经应聘的工作,因为大部分的家长也都希望子女能有一份被人羡慕的“铁饭碗”。他坦言班上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同学并不多。
本版撰文:记者李琼、邓仲谋、黄瑶
校园通讯员林家宝、李颖浩、曹得宝、王婷婷、陈园婉、张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