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就业 > 工作园地

深圳再造人才新优势 再引“孔雀东南飞”

日期:2010-05-2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优质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集聚。必须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打造载体、强化服务为重点,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努力发挥深圳引才、育才、用才的综合优势。一是打造人才政策新优势,二是打造人才培育和成长载体新优势,三是打造人才实力新优势,四是打造人才管理服务新优势。  

权威解读  

深圳在新形势下能否实现新的战略目标,取决于能否聚集一大批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深圳如何再造人才新优势,再引“孔雀东南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谈了他的看法。  

海外高层次人才“1+N”政策即将推出  

报告提出,要打造人才政策新优势,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高水平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和重大人才工程,制定完善适度超前、开放灵活、吸引力强、覆盖面广的人才政策体系。  

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认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套房、一部车的引才政策就能在国内引起轰动。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吸引人才的政策纷纷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深圳创造的经验也被内地一些城市借鉴和吸收。在打造人才政策新优势上,深圳应从原来的“创新”阶段逐渐进入“完善”阶段。  

“首先是要尽快完善人才认定标准,把海外高层次人才这块补上”,王敏说,为了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我市于2008年9月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6项配套文件,在住房补贴、科研赞助、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不同帮扶标准。“1+6”文件可以说是以往人才政策的“集大成”,但还缺了一条腿,即海外高层次人才没有纳入其中。  

王敏说,就深圳目前情况看,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正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籍专业人才。这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深圳整个城市的形象。但目前基本上还是企业自发行为,下一步政府要加大推动力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花了一年多时间,起草了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并在华为、中兴、华大基因等企业作了一系列模拟测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1+N”政策估计不久后可以推出,这将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先进城市产生积极影响。  

创新人才奖有望降低门槛惠及更多人才  

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监测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增强各项人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在解读此项内容时,王敏首先列举了一组数字: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1+6”文件各项配套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截至目前,共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296人次,发放金额3244万元;受理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申请13人,已指令性安排3人;按政策解决高层次子女入学8人。  

统计显示,在政策发布实施后调入深圳市的高层次人才已有184名,通过培养取得业绩成果后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有226人,还有13名后备级人才提升为地方级领军人才,3名地方级领军人才提升为国家级领军人才。  

可以说,“1+6”文件已逐渐发挥其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效果。在政策实施一年多以后,深圳发布了《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标准(2010年修订版)》,新标准主要从优化人才梯队结构、扩大标准覆盖范围等方面,对原有认定标准进行了完善。  

王敏表示,新标准最大的改变是在后备级人才的认定标准上。深圳将来的人才引进和认定工作将适当向后备人才、向中青年人才倾斜,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和培训力度,让他们可以在深圳成长为地方级和国家级人才。  

“我们不能只盯着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才,大量的‘未来会成功’的人才同样需要关注,他们是城市人才内在实力和后劲之所在”。王敏提出,在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监测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上,要注意一个“覆盖面”的问题,尽量让更多的人才受惠。他透露,创新人才奖有望适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才能够享受政府的奖励。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技能人才培训  

报告提出打造人才实力新优势,以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支与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宏大人才队伍。重点引进与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上面谈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现在我想重点讲讲高技能人才,这一块要下点真功夫”,王敏说,技能人才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深圳的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是供不应求。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技工教育培训领域,让深圳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近几年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市人社局正在做调研。“我们要通过社会办学、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把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做大做强”,王敏强调。  

增强人才认同感归属感  

报告提出,要打造人才管理服务新优势。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推进人才工作立法,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强化服务意识,为各类人才提供无障碍、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服务。巩固提升深圳移民城市优势,营造公平公正、宽松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才对深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王敏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现在关键是要用好用足现有的政策,把“内功”做好,把那些持观望态度、还在上空徘徊的“孔雀”吸引落地。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是靠一个或几个文件、一个或几个创举就能实现,它与整个社会管理、产业发展、人口结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等都密切相关。下一步做人才工作时,应更多关注政策的关联性,综合性地考虑问题,追求长远效果”,王敏表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苹 实习生 王敏)  

新闻链接  

当前,各城市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解决当前引进人才中碰到房价高企的瓶颈问题,再造“孔雀东南飞”优势,深圳日前还推出人才安居工程新政,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量身”解决“住房难”问题。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具体配套实施办法,不久就可推出。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