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就业 > 工作园地

贵州积极拓宽渠道 力保高校毕业生无障碍就业

日期:2007-05-24 来源:广东劳动力市场
 今年,贵州省政府部门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无障碍就业。各高校也纷纷“亮剑”,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据了解,今年全省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6万人,比去年净增1.3万人,增幅达24%,比全国平均增幅高两个百分点。在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个突出问题。为此,贵州省今年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取消各类地方保护、各种指标限制、就业歧视等政策,逐步实现无障碍就业。努力向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公益岗位输送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大力推进以校园市场为主体的教育、人事、劳动三大就业市场资源共享,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市场相互贯通的就业市场体系建设。把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使毕业生充分就业,缓解人才供需矛盾。
  贵州省还把今年定为毕业生就业全面服务年,加快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网上求职招聘活动,实现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网上的直接面对面交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精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项目,推动高校毕业生全面就业。规范市场用工行为,保障毕业生参加招聘活动的安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以灵活方式就业、到基层就业的,将在户籍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保障。健全对离校后未就业学生的社会保障,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培训、就业见习、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系列服务。
  各高校也与政府部门一样,将学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贵州师大未雨绸缪,从新生跨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即为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开讲座、就业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什么样的素质是用人单位欢迎的,什么样的心态是顺应潮流的,做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和服务。同时,咬住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放松,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适当采取优惠政策,面向部分贫困县、自治县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为基层培养可用之才。对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愿到贫困县乡镇任教者,除精神奖励外,还一次性奖励2000元;参加国家统一组织选拔支援西藏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奖励。学校年年就业保持在90%以上。
  贵阳中医学院为让毕业生尽快、尽早找到“婆家”,学校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贵阳市人才市场联手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在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平台。人才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学校则及时将合适的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在双方筑就的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
  由于各部门密切配合,到去年底,2006年全省5.3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实现就业的有4.3万人,就业率达到80.94%。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