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就业 > 工作园地

四川成都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2007-05-10 来源:广东劳动力市场
  为全面了解和把握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找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在春节前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涉及企业1590家、外出务工人员1750人,有效样本覆盖了全市行政区域的企业和农民工。——按语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过三成
  此次调查显示,近70%的被调查企业在春季有招工计划,其中集中在节后1个月内招工的占75.46%;招工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制衣制鞋业,有20%的企业计划招收人数超过100人。建筑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渐趋稳定,需求有所下降。在这次调查中,本地企业招用外地务工人员呈增长趋势,有91.82%的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比重超过一半的占67.93%,有10.69%的企业外地员工数量超过了80%。
  对成都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有74.86%的人计划2007年继续外出务工,另有21.14%的人正在犹豫。在对2007年务工计划的调查中,有超过25%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愿意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在2007年没有外出务工计划的人员中,有35%的人选择回乡创业,创业激情高涨。
  薪水高低左右输出人员
  在劳务输入地的选择上,数据显示2007年的期望与2006年的实际情况基本相似,在本地务工的占61.59%,劳务输入集中地为珠三角(占13.25%)、闽东南地区(占7.28%),以及四川省内其他城市(占5.96%);在行业选择方面,电子电器业、商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大。
  调查显示,有91.83%的企业给出的工资在600元/月~1200元/月之间,有53.46%的企业月工资超过800元;而期望月薪在600~1200的被调查农民工占62.75%,希望月薪超过1200元的占37%。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对薪酬预期的差距逐渐缩小。与此相对应的是,闽东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通过市劳动部门招收农民工,一般给出的薪资水平在800元左右(其中技术工人在1000-1200元左右)。劳务输出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驱动,如果长途跋涉却不能带来纯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选择了就近就地就业。
  转移就业中新老问题并出
  成都市农村劳动力市场整体态势良好,供需两旺。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5岁现象”成为转移就业瓶颈。调查显示,有78.82%的企业选择招收年龄低于35岁的适龄劳动者,愿意招收35岁以上的企业仅占2.58%;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2岁,其中35岁以下的适龄劳动者占78.86%,35岁以上的占21.14%。
  职业技能缺乏,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本次调查中,有38.86%的调查对象具有初中学历,有48%的调查对象具有高中、职高或中专、技校学历,有10.86%的调查对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小学以及下的仅为2.29%。然而,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快速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却不容乐观。在对2007年招工条件的调查中显示,39%的企业要求招工对象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8.02%的企业希望招收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但是,仅有19.43%的务工人员参加过90天以上的技能培训,有21.14%的务工人员参加过不足15天的短期培训,超过1/3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缺乏信任度,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尚待提高。在关于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途径的调查中,77.27%的企业希望通过劳务市场招用求职者,同时有55.45%的企业也选择通过招工广告的形式招用求职者;有47.06%的务工人员选择亲戚朋友介绍工作,只有25.49%的人愿意通过职介寻找工作。
  问题的破解办法
  转移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就业服务工作的目的正是要扫清这些障碍,将就业服务的各项政策、制度、措施作为长效机制坚持下去,由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良性发展。
  发挥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提高转移输出有序化程度。企业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招录人员,依法约定薪资标准、签订劳动合同,随意性、欺诈行为将有所遏制;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善。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公布招工信息和求职信息,丰富了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双方可选择范围的大大拓宽,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加强调控和监管,增强市场透明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政府可以通过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标杆工种、职业或岗位,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向社会公布其工资价格标准,为社会提供相关职业工资差距的参照系,提高行业市场的薪酬透明度和准确性;可以尝试压缩劳动力价格分析预测的周期,加快人工成本指导线和工资增长指导线相关数据的更新速度,及时反映市场变化。
  发挥政策杠杆调剂作用,鼓励企业吸纳大龄人员。政府要鼓励企业吸纳35岁以上的农民工,首先,可出台对企业吸纳大龄务工人员的给予社保补贴的优惠政策。其次,针对农民工特点,鼓励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对不具备高中学历的新增劳动力,由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强制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全日制职业教育;对35岁以上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务工人员,由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有计划地开办不同技能等级的夜校培训班,或通过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开班的形式,对务工人员进行现场辅导。将职业培训办到企业车间。根据企业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既可以解决农民工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冲突问题,也可以帮助其进行认知上的查缺补漏,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企业中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务工人员通过技术升级培训,使其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职业化,这样既拓宽自身的职业生涯,也满足了企业技术革新的需要。]]>
回到顶部